[发明专利]用于外平钻杆拧卸的可让开孔口的液压拧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66645.3 | 申请日: | 201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1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许华松;张琦;陈静权;朱文林;张国栋;高厚秀;曾志军;王玉丹;刘德刚;韩光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金地探矿机械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E21B19/18 | 分类号: | E21B19/18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4 | 代理人: | 刘荣 |
地址: | 43008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钻杆 让开 孔口 液压 拧管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钻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外平钻杆拧卸的可让开孔口的液压拧管机。
背景技术
绳索取芯钻探技术被称为钻探技术的第一次革命,是全球钻探施工中应用最广泛、综合地质效果最佳的钻探技术。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国开始推广应用,但在应用广度和深度上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利用绳索取芯钻探技术完成的岩心钻探工作量仍不足全部固体岩心钻探工作量的30%。钻探取芯(样)的关键技术是钻探设备、钻具和工艺方法,它们不仅对钻探效率、施工成本、取芯质量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重要影响,而且对缩短整个钻探周期有着直接的意义。目前,国内钻探施工的扭矩旋扣设备以液压动力大钳和拧管机为主。液压大钳劳动强度大,不适合劳动者使用,而拧管机具有减轻劳动者强度的作用。
但现有拧管机的夹持部分通常采用垫叉,主要用于有切口钻杆,拧卸部分为扭叉或自由钳;回转部分一般为转盘式,通过转盘上的传动杆带动扭叉或自由钳转动;助推部分通常采用棘轮式助推机构,即油缸推动活塞杆,活塞杆前部带有棘爪,棘爪推动转盘外侧的棘轮转动,有的还采用齿轮齿条结构来实现拧卸钻杆的目的,控制部分一般采用机械操作和液压操作。
然而,现有拧管机存在以下缺点:
1、随着金刚石钻进和绳索取芯工艺的大力推广,外平钻杆得到广泛的应用,而现有拧管机都只适用于有切口钻杆的拧卸,适用于拧卸外平钻杆的拧管机或是两用拧管机至今还没有;
2、现有拧管机大多是固定在孔口,这让原本有限的钻探平台面积更加紧张,能自动让开孔口的功能已成为广大拧管机用户的要求;
3、现有拧管机未能很好地解决拧卸钻杆过程中的轴向浮动问题,造成钻杆丝扣磨损的加剧,从而影响钻杆的使用寿命;
4、现有拧管机大多适用于中浅孔或小扭矩情况下的钻杆拧卸,而且其冲扣或预紧是通过打叉的冲击完成的,拧卸过程中的冲击对于钻杆和设备寿命有很大影响。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拧管机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外平钻杆拧卸的可让开孔口的液压拧管机,其可用于外平钻杆拧卸,且可让开孔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外平钻杆拧卸的可让开孔口的液压拧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吊钳(1)、上钳(2)及下钳(3);其中下钳固定在孔口,用于夹紧孔内钻杆;用于夹紧钻杆和拧卸钻杆的上钳(2)包括液压马达(36)、三位四通阀(37)、复位机构(38)、悬吊机构(39)、上壳体(40)、下壳体(41)、滚动装置(42)、钳体(43)、制动机构(44)、动力传送装置(45);悬挂上钳的吊钳包括底板a(4)、四根加强筋(5)、立柱(6)、抱箍(7)、旋转装置(8)、工字钢(9)、平移装置(10)、吊钩(11)、浮动装置(12);其中旋转装置(8)包括轴用弹性挡圈a(14)、深沟球轴承a(15)、心轴(16)、定位扳手(17)、锁紧螺母a(18)、紧定螺钉a(19)、轴承套(20)、推力球轴承(21),其安装在立柱(6)内,旋转装置(8)心轴(16)通过深沟球轴承a(15)和推力球轴承(21)绕立柱(6)旋转,当需要固定时,通过定位扳手(17)和锁紧螺母a(18)压紧心轴(16);工字钢(9)与旋转装置(8)通过4个螺栓相连,绕立柱(6)旋转;平移装置(10)包括吊钩轴(22)、吊钩轴套(23)、支承轴(24)、滑轮轴(25)、滑轮(26)、吊梁板(27),吊钩(11)通过吊钩轴(22)与吊梁板(27)相连,滑轮(26)通过滑轮轴(25)与吊梁板(27)相连,整个平移装置通过四个滑轮(26)沿工字钢方向移动;浮动装置(12)包括弹簧导杆(28)、吊筒盖(29)、弹簧a(30)、吊筒(31)、弹簧挡圈(32)、锁紧螺母b(33)、开口销a(34)、钳体吊筒(35),其通过弹簧导杆(28)与吊钩(11)连接,通过弹簧a(30)解决拧卸钻杆螺纹时的浮动问题,防止丝扣破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金地探矿机械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武汉金地探矿机械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66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炉炉渣粒化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可异地加工的双银低辐射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