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鸢尾花种球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66741.8 | 申请日: | 2010-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4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杨铁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赵庆 |
地址: | 3003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鸢尾 花种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鸢尾花的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鸢尾(Iris)为鸢尾科鸢尾属的球根花卉,花茎直立,花形独特,是一种新型切花。多年生草本。花期为春、夏季。种类繁多,生态适应性各异,有耐寒,耐旱,耐贫瘠,耐盐碱,喜酸性,喜湿等品性。但是鸢尾花的正常花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其切花栽培中存在花期集中、供花期短的问题。而对于鸢尾花球根的处理和花期有大大的关系,因此,如何利用种球处理调节花期,延长供花期是生产上的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鸢尾花种球处理方法,以提高鸢尾花种球栽植成活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鸢尾花种球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在鸢尾花种球种植前,用8~9℃冷藏处理20天,冷藏过后再用光照射7天,光照强度在200~300J/cm2,温度为18~20℃,再用50%遮阳网遮光降温到13~15℃处理3天,之后进行日常管理:温度为18~21℃;湿度为75%~80%;每隔两天浇一次花多多1号(20-20-20)的600倍液(重量/体积比,即1克加600毫升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大大解决鸢尾花花期集中,供花期短的问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鸢尾花的品质质量,以及使每个种球上的发芽数增多和成活率,也提高了生态适应性,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验分为发明组和对照组。每组处理50个种球。在种球处理后的日常管理中,温度为18~21℃;湿度为75%~80%;施用花多多1号(20-20-20)的600倍液(重量/体积比,即1克加600毫升水),每隔两天浇一次。此法发明组与对照组共用。发明组:
例1:采用以上方法,另外:在鸢尾花种球种植前,用低温8℃冷藏处理20天,冷藏过后再用光照射7天,光照强度在200J/cm2,温度为18℃,再用50%遮阳网遮光降温到13℃处理3天,之后进行上述日常管理。
例2:采用以上方法,另外:在鸢尾花种球种植前,用低温9℃冷藏处理20天,冷藏过后再用光照射7天,光照强度在300J/cm2,温度为20℃,再用50%遮阳网遮光降温到15℃处理3天,之后进行上述日常管理。
对照组1:采用以上方法,另外:将球根掘起,充分干燥后置于温度为20℃的通风凉爽处贮藏。栽培前先将球根置于5℃的低温条件下冷藏30天,再置于30℃的高温下处理15天。之后进行上述日常管理。
对照组2:采用以上方法,另外:将球根掘起,充分干燥后置于温度为25℃的通风凉爽处贮藏。栽培前先将球根置于8℃的低温条件下冷藏60天,再置于30℃的高温下处理15天。之后进行上述日常管理。
在处理过后10天观察每个种球上的平均发芽数;在处理后20天观察每个种球的成活率;
发芽数是指每个种球上的发芽数。
成活率则是代表有多少个种球活了。
附:花多多1号(20-20-20)肥料配方:(以下百分比为重量/重量百分比)
全氮含量为20%(其中硝态氮含量6.11%,铵态氮含量3.89%,尿素态氮含量为10%),水溶性磷酐含量为20%,水溶性氧化钾含量为20%,水溶性氧化镁含量为0.05%,硼含量为0.0068%,螯合态铜含量为0.0036%,螯合态铁含量为0.05%,螯合态锰含量为0.025%,螯合态锌含量为0.0025%,钼含量为0.000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67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穴播器
- 下一篇:手扶拖拉机配套使用的深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