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促进雪果扦插生根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66985.6 | 申请日: | 2010-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9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杨铁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3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赵庆 |
地址: | 3003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促进 扦插 生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花卉栽培方法领域;特别是雪果栽培方法领域。
背景技术
雪果(Symphoricarpos albus)为忍冬科雪果属落叶灌木。株高可达1.2米,叶片卵形至倒卵形,有时有缺刻,深绿色;花淡粉色,成串,花期夏季;果直径约1厘米,成串下垂,经冬不落,是秋、冬季观果的优良园林树种。目前雪果主要的繁殖方式为播种和扦插。但是种子繁育速度低;扦插繁殖适应性差,成活率低。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是植物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与丛枝菌根真菌一起共同进化的结果,是一种有益共生体。它的存在有利于提高植物抵御不良环境的能力,促进植物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创新雪果的栽培方法,提供一种促进雪果扦插生根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促进雪果扦插生根的方法,将丛枝菌根接种于玉米上,取玉米的须根剪碎与栽培基质混合,其体积比为2~3∶10;生长出的枝条作为插穗;插穗灭菌后,蘸取150mg/L的IBA溶液,扦插于穴盘中,浇透水;每隔2~3天浇一次园式标准营养液;栽培条件为温度18~23℃,相对湿度为70~80%,光照强度8000~10000Lx。
所述的栽培基质为草炭或河沙或草炭与河沙的混合基质,其体积比为1~2∶1,
所述的插穗灭菌是使用0.2%(体积体积比)的多菌灵溶液浸泡20min后
所述的插穗选择一年生的枝条。
所述的取玉米的须根的时间是接种50~60天后。
所述的取玉米的须根的时间是当侵染率达70%时。
所述的剪碎的玉米须根与栽培基质混合的体积比为2∶10。
所述的草炭粒径为5~20mm。
所述的栽培基质为草炭与河沙的混合基质。
所述的栽培基质体积比为2∶1。
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的扦插方法雪果的生根率大大提高。采用体积比为2∶1的草炭与河沙混合基质为扦插基质,将带有AM菌的玉米须根剪碎与栽培基质按体积比为2∶10进行混合,扦插效果最好,其生根率为91.3%,平均株高20.41cm,平均叶片数10.7片。小苗移栽60天后,生长整齐,叶片深绿色,根系丰富,成苗率为86.7%。
具体实施方式
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共4个处理,每个处理和对照组选取150个插穗作为实验材料。
实验组实验方法:将丛枝菌根接种于玉米上,50~60天后菌根侵染玉米根部,当侵染率达到70%左右,取玉米的须根,剪碎与栽培基质混合,其体积比为2~3∶10;所述的栽培基质为草炭(5~20mm)、河沙或草炭和河沙的混合基质,其体积比为1~2∶1;选择一年生的插条作为插穗,插穗使用0.2%的多菌灵溶液(体积体积比)浸泡20min后,蘸取150mg/L的IBA溶液,扦插于穴盘中,浇透水;每隔2~3天浇一次园式标准营养液;栽培条件为温度18~23℃,相对湿度为70~80%,光照强度8000~10000Lx。
实例1
采用上述方法取带有AM菌的玉米须根,剪碎与栽培基质混合,其体积比为2∶10;所述的栽培基质为草炭。
实例2
采用上述方法取带有AM菌的玉米须根,剪碎与栽培基质混合,其体积比为3∶10;所述的栽培基质为草炭和河沙的混合基质,其体积比为1∶1。
实例3
采用上述方法取带有AM菌的玉米须根,剪碎与栽培基质混合,其体积比为2∶10;所述的栽培基质为草炭和河沙的混合基质,其体积比为2∶1。
实例4
采用上述方法取带有AM菌的玉米须根,剪碎与栽培基质混合,其体积比为3∶10;所述的栽培基质为河沙。
对照组实验方法:将插穗扦插于装有河沙的穴盘中,不接种AM菌。插穗的选择、处理及栽培管理方法同实验组。选取150个插穗作为实验材料。
结果
评测指标:15天统计生根率。移栽60天后统计平均株高、平均叶片数及成苗率。
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实验组的方法雪果的生根率大大高于对照组。实验组3的栽培效果最好,生根率为91.3%,平均株高20.41cm,平均叶片数10.7片。小苗移栽60天后,生长整齐,叶片深绿色,根系丰富,成苗率为86.7%。
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对雪果生长情况的影响
附:园式标准营养液元素种类及浓度(mg/L):
Ca(NO3)2·4H2O 945,KNO3 809,NH4H2PO4 153,MgSO4·7H2O 493,Na2Fe-EDTA20,MnSO4·4H2O 2.13,H3BO3 2.86,CuSO·5H2O 0.05,ZnSO4·7H2O 0.22,(NH4)2MoO40.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69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