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域标签交换路径域间失效的恢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67002.0 | 申请日: | 201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5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彭云峰;隆克平;王引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温利平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标签 交换 路径 失效 恢复 方法 | ||
1.一种跨域标签交换路径域间失效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于一条依次跨越域D(1),D(2),......D(N)的跨域标签交换路径,其源节点和目的节点分别在域D(1)和域D(N),跨域标签交换路径在域D(i)内经过的节点失效,且无法用域内恢复方式恢复,形成域间失效跨域标签交换路径;用BNen(i)和BNex(i)分别代表域间失效跨域标签交换路径在域D(i)内经过的路径入口边界节点和路径出口边界节点,其中1≤i≤N;
(2)、域D(i)的路径计算单元PCE(i)计算域D(i)的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i);
若域D(i)的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i)计算失败,则路径计算单元PCE(i)向域D(i+1)的路径计算单元PCE(i+1)正向发送LSP跨域恢复请求消息,LSP跨域恢复请求消息中包含域D(i)的路径出口边界节点BNex(i),进入步骤(3);
若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i)计算成功,路径计算单元PCE(i)反向发送LSP跨域恢复请求消息到域D(i-1)的路径计算单元PCE(i-1),LSP跨域恢复请求消息中包含域D(i)的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i),进入步骤(6);
其中,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i)的计算为:
路径计算单元PCE(i)首先在域D(i)拓扑中排除失效节点,然后在新拓扑中使用最短路径算法,分别计算域D(i)所有入口边界节点到路径出口边界节点BNex(i),若在域D(N),此节点为跨域标签交换路径的目的节点的最短路径;
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i)的根节点为域D(i)的路径出口边界节点BNex(i),叶节点为域D(i)的入口边界节点;
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i)计算失败是指在域D(i)内没有入口边界节点到路径出口边界节点BNex(i),若在域D(N),此节点为跨域标签交换路径的目的节点的最短路径;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i)计算成功是指域D(i)内至少有一入口边界节点到路径出口边界节点BNex(i),若在域D(N),此节点为跨域标签交换路径的目的节点的最短路径;
(3)、域D(i+1)的路径计算单元PCE(i+1)接收到域D(i)的路径计算单元PCE(i)发送来的LSP跨域恢复请求消息后,路径计算单元PCE(i+1)排除域D(i+1)中与路径出口边界节点BNex(i)相连接的路径入口边界节点BNen(i+1)后,计算域D(i+1)的所有入口边界节点到域D(i+1)的路径出口边界节点BNex(i+1),若在域D(N),此节点为跨域标签交换路径的目的节点的最短路径,并把这些路径组成域D(i+1)的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i+1);若域D(i+1)内至少有一入口边界节点到路径出口边界节点BNex(i+1),在域D(N),此节点为跨域标签交换路径的目的节点的最短路径,则计算成功,进入步骤(4);否则计算失败,向域D(i+2)的路径计算单元PCE(i+2)发送LSP跨域恢复请求消息,LSP跨域恢复请求消息中包含域D(i+1)的路径出口边界节点BNex(i+1),计算失败为:域D(i+1)内没有入口边界节点到域D(i+1)的路径出口边界节点BNex(i+1)的路径;
域D(i+2)的路径计算单元PCE(i+2)收到LSP跨域恢复请求消息后,路径计算单元PCE(i+2)排除域D(i+2)中与路径出口边界节点BNex(i+1)相连接的路径入口边界节点BNen(i+2)后,计算域D(i+2)的所有入口边界节点到域D(i+2)的路径出口边界节点BNex(i+2),若在域D(N),此节点为跨域标签交换路径的目的节点的最短路径,并把这些路径组成域D(i+2)的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i+2);若域D(i+2)内至少有一入口边界节点到路径出口边界节点BNex(i+1),在域D(N),此节点为跨域标签交换路径的目的节点的最短路径,则计算成功,进入步骤(4);否则计算失败,向域D(i+3)的路径计算单元PCE(i+3)发送LSP跨域恢复请求消息,LSP跨域恢复请求消息中包含域D(i+2)的路径出口边界节点BNex(i+1),计算失败为:域D(i+2)内没有入口边界节点到域D(i+2)的路径出口边界节点BNex(i+1)的路径;
如此递归,若到域D(N)时,在各域中,虚拟恢复路径树依然未计算成功,则跨域标签交换路径域间失效恢复失败;
(4)、如果虚拟恢复路径树在域D(j)中计算成功,记为VRPT(j),其中,i<j<=N,路径计算单元PCE(j)反向发送LSP跨域恢复响应消息到域D(j-1)的路径计算单元PCE(j-1),此LSP跨域恢复响应消息中包含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j),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j)的根节点为域D(j)的路径出口边界节点BNex(j),叶节点为域D(j)的入口边界节点;
(5)、路径计算单元PCE(j-1)接收到LSP跨域恢复响应消息后,组合域D(j-1)拓扑和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j),重新计算域D(j-1)的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j-1):域D(j-1)的所有入口边界节点到域D(j)的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j)的根节点,即路径出口边界节点BNex(j)的最短路径,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j-1)的根节点为域D(j)的路径出口边界节点BNex(j),叶节点为域D(j-1)的入口边界节点;
若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j-1)计算失败,域D(j-1)中没有入口边界节点到域D(j)虚拟恢复路径树的根节点,即路径出口边界节点BNex(j)的路径,则跨域标签交换路径域间失效恢复失败;否则,路径计算单元PCE(j-1)反向发送LSP跨域恢复响应消息到路径计算单元PCE(j-2);
路径计算单元PCE(j-2)接收到LSP跨域恢复响应消息后,组合域D(j-2)拓扑和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j-1),重新计算域D(j-2)的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j-2):域D(j-2)的所有入口边界节点到域D(j-1)的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j-1)的根节点,即路径出口边界节点BNex(j)的最短路径,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j-2)的根节点为域D(j)的路径出口边界节点BNex(j),叶节点为域D(j-2)的入口边界节点;如此递归,直到LSP跨域恢复响应消息到达失效域D(i)中;
失效域D(i)的路径计算单元PCE(i)组合域D(i)拓扑和域D(i+1)的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i+1),并在组合拓扑中计算出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i):域D(i)的所有入口边界节点到域D(i+1)的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i+1)的根节点,即路径出口边界节点BNex(j)的最短路径,若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i)计算失败,域D(i)中没有入口边界节点到域D(i+1)的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i+1)的根节点,即出口边界节点BNex(j)的路径,则跨域标签交换路径域间失效恢复失败;否则路径计算单元PCE(i)反向发送LSP跨域恢复请求消息到PCE(i-1),此LSP跨域恢复请求消息中包含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i),其根节点为域D(j)的路径出口边界节点BNex(j),叶节点为域D(i)的入口边界节点;
(6)、域D(i-1)的路径计算单元PCE(i-1)收到LSP跨域恢复请求消息后,路径计算单元PCE(i-1)组合域D(i-1)拓扑和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i),路径计算单元PCE(i-1)在组合拓扑中计算域D(i-1)的路径入口边界节点BNen(i-1),如果在D(1)中,此节点为源节点,至与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i)根节点的最短路径,若计算成功,则此最短路径即为恢复跨域标签交换路径,恢复成功;否则:路径计算单元PCE(i-1)计算域D(i-1)中所有入口边界点到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i)根节点的最短路径,作为域D(i-1)的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i-1),若域D(i-1)中没有入口边界点到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i)根节点的路径,计算失败,则跨域标签交换路径域间失效恢复失败;否则,路径计算单元PCE(i-1)向域D(i-2)的路径计算单元PCE(i-2)反向发送LSP跨域恢复请求消息,LSP跨域恢复请求消息包含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i-1),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i-1)的根节点为域D(i)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i)的根节点,叶节点为域D(i-1)的入口边界节点;
域D(i-2)的路径计算单元PCE(i-2)收到LSP跨域恢复请求消息后,路径计算单元PCE(i-2)组合域D(i-2)拓扑和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i-1),路径计算单元PCE(i-2)在组合拓扑中计算域D(i-2)的路径入口边界节点BNen(i-2),如果在D(1)中,此节点为源节点,至与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i)根节点的最短路径,若计算成功,则此最短路径即为恢复跨域标签交换路径,恢复成功;否则:路径计算单元PCE(i-2)计算域D(i-2)中所有入口边界点到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i-1)根节点的最短路径,作为域D(i-2)的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i-2),若域D(i-2)中没有入口边界点到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i-1)根节点的路径,计算失败,则跨域标签交换路径域间失效恢复失败;否则,路径计算单元PCE(i-2)向域D(i-3)的路径计算单元PCE(i-3)反向发送LSP跨域恢复请求消息,LSP跨域恢复请求消息包含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i-2),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i-2)的根节点为域D(i)虚拟恢复路径树VRPT(i)的根节点,叶节点为域D(i-2)的入口边界节点;
如此递归,若到域D(1)时,在各域中,虚拟恢复路径树依然未计算成功,则跨域标签交换路径域间失效恢复失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700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