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车辆侧滚扭杆系统的支撑方法及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67248.8 | 申请日: | 201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9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郭春杰;聂清明;刘文松;张亚新;程海涛;刘建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5/24 | 分类号: | B61F5/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车辆 侧滚扭杆 系统 支撑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系统的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种多层复合套的支撑方法来支撑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系统;所述的多层复合套的支撑方法是在扭杆轴上通过过盈配合套上一层比扭杆轴材料硬度要低的钢套,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扭转摩擦力由钢套承担;在钢套外再套一层耐摩套,耐摩套的外径与支撑座采用过盈配合结构,内径与扭杆轴采用间隙配合,保证了使用过程中既能提供径向支撑力,又保证了扭杆轴扭转功能的顺利实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系统的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套可以是采用不锈钢制成或经表面处理后具有良好防锈效果的金属材料制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系统的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套在扭转臂装配时采用热套方式与扭杆轴装配在一起,在使用过程中无需拆卸;而耐摩套外径与支撑座采用小过盈量配合,使用简单工装即可方便实现装配和拆卸;耐摩套内径与钢套采用间隙配合,可直接手工安装和拆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系统的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摩套选用工程塑料制成。
5.一种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系统的支撑装置,包括扭杆轴和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为多层复合套的支撑装置;所述的多层复合套的支撑装置是在扭杆轴上通过过盈配合套有一层比扭杆轴材料硬度要低的钢套,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扭转摩擦力由钢套承担;在钢套外再套一层耐摩套,耐摩套的外径与支撑座采用过盈配合结构,内径与扭杆轴采用间隙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系统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套是用不锈钢制成或经表面处理后具有良好防锈效果的金属材料制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系统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套在扭转臂装配时采用热套方式与扭杆轴装配在一起;而耐摩套外径与支撑座采用小过盈量配合;耐摩套内径与钢套采用间隙配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系统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为底座与支座盖组合形成,支座盖通过紧固件与底座紧固在一起。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系统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摩套选用特种工程塑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724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