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互联网电视机手写输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67813.0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5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菁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1/00 | 分类号: | H04M11/00;H04L29/08;H04N21/475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李顺德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互联网 电视机 手写输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视机技术,特别涉及互联网电视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互联网电视机的文字输入主要是依靠普通的红外按键遥控器利用拼音、五笔等输入法实现中文的输入,这样的输入方式不但效率低下,而且需要使用者具有使用拼音或五笔等输入法的能力,这种方式极大的降低了用户使用互联网电视机的愉快体验,限制了互联网电视机的应用。而目前很多智能手机都能够达到手写输入的目的,且具有无线收发装置,如WAPI(WLAN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ure)、蓝牙、红外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目前互联网电视机输入方式效率低下的缺点,提供一种互联网电视机手写输入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互联网电视机手写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定义互联网电视机向智能手机客户端发送的命令以及智能手机客户端向互联网电视机发送的命令;
b.智能手机客户端与互联网电视机建立连接并处于同一个子网内;
c.智能手机客户端查找局域网内的互联网电视机,经过认证后与互联网电视机服务端模块建立数据连接;
d.互联网电视机需要输入时向智能手机客户端发送相应命令;
e.智能手机客户端接收到该命令后调出手写输入法和文字输入法;
f.当用户手写输入的文字被识别并显示到智能手机客户端的输入框时智能手机客户端向互联网电视机发送该文字;
g.互联网电视机接收并显示该文字;
h.当用户需要修改或停止或取消输入时智能手机客户端向互联网电视机发送相应的命令;
i.互联网电视机接收并执行相应命令。
具体的,步骤b包括以下步骤:
b1.智能手机客户端通过WAPI接入无线连接点实现和互联网电视机的物理连接,并处于同一个子网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互联网电视机手写输入方法,可以利用用户现有的智能手机客户端实现在互联网电视机上的手写输入,并不增加用户成本,且达到了输入方式的效率化,方便用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互联网电视机手写输入方法为:首先定义互联网电视机向智能手机客户端发送的命令以及智能手机客户端向互联网电视机发送的命令,使用时,首先将智能手机客户端与互联网电视机建立连接并处于同一个子网内,然后智能手机客户端查找局域网内的互联网电视机,经过认证后与互联网电视机服务端模块建立数据连接,然后在互联网电视机需要输入时向智能手机客户端发送相应命令,智能手机客户端接收到该命令后调出手写输入法和文字输入法供用户进行输入,当用户手写输入的文字被识别并显示到智能手机客户端的输入框时智能手机客户端向互联网电视机发送该文字,互联网电视机再接收并显示该文字,当用户需要修改或停止或取消输入时智能手机客户端向互联网电视机发送相应的命令,互联网电视机再接收并执行相应命令。
实施例
本例的智能手机客户端通过WAPI接入无线连接点实现和互联网电视机的物理连接,并处于同一个子网内。
首先定义互联网电视机向智能手机客户端发送的命令以及智能手机客户端向互联网电视机发送的命令,使用时,首先将智能手机客户端通过WAPI接入无线连接点实现和互联网电视机的物理连接,并处于同一个子网内,然后智能手机客户端查找局域网内的互联网电视机,经过认证后与互联网电视机服务端模块建立数据连接,然后在互联网电视机需要输入时向智能手机客户端发送相应命令,智能手机客户端接收到该命令后调出手写输入法和文字输入法供用户进行输入,当用户手写输入的文字被识别并显示到智能手机客户端的输入框时智能手机客户端向互联网电视机发送该文字,互联网电视机再接收并显示该文字,当用户需要修改或停止或取消输入时智能手机客户端向互联网电视机发送相应的命令,互联网电视机再接收并执行相应命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78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