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储煤筒仓安全保护工艺及保护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68933.2 | 申请日: | 201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3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宋志军;邓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中矿奥特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48 | 分类号: | B65D90/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筒仓 安全 保护 工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储煤筒仓安全保护工艺及保护系统,适用于在火电厂、冶金钢铁、煤化工厂、煤炭转运站、港口仓储、配煤中心等行业场所。对储煤筒仓内的温度、可燃气体、一氧化碳、氧气、烟雾料位进行监测,在超出设置的报警值范围启动筒仓抑制自燃安全保护工艺系统,稀释由可燃气体浓度、CO浓度、氧气浓度、烟雾等可燃性气体释放的易燃有毒气体,产生氮气,抑制储煤筒仓的各个地方易燃介质的生成,保护储煤筒仓内不同煤种防止其发生自燃,起到抑制自燃效果,同时当筒仓内的粉尘、气体压力达到一定数值,开启筒仓防爆门,全方位、立体式的保护储煤筒仓的整体安全。
背景技术
在上述行业中,输煤系统储煤筒仓的安全性能关系着工厂的安全运行。影响筒仓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工艺结构是否科学、运行方式是否合理以及综合管理是否到位等均是不可忽视的方面。因此,防止储煤的自燃,是保证筒仓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筒仓储煤自燃的机理:筒仓储煤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是其自燃的根本原因。不同煤种(烟煤、褐煤、原煤、混合煤等)中的碳、氢等元素在常温下就会发生反应,生成可燃物CO,CH4及其他烷烃物质。煤的氧化又是放热反应,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发掉,将使煤的堆积温度升高,反过来又加速煤的氧化,放出更多的可燃物质和热量。当热量聚集,温度上升到一定值时,即会引起可燃物质燃烧而自燃。
煤的自燃情况并非是在筒仓中全部同时发生,而是在局部具备自燃条件的某一点首先发生,(时间和地点很不确定)最终才引发为大面积的自燃和爆燃。由于筒仓的容积太大,当煤发生局部自燃时由于范围小、热量低、受环境干扰大,不能同时引起筒仓内可燃气体浓度、氧气量、温度等监控指标的全面超标,不能及时监控到筒仓内煤层阴燃、自燃的真实状况。
发明内容
火电厂、冶金钢铁、煤化工厂、煤炭转运站、港口仓储、配煤中心等行业场所的储煤筒仓中。通过对储煤筒仓中的温度、可燃气体、一氧化碳、氧气、烟雾、料位等参数进行监测,设定报警,一旦发生报警,迅速启动筒仓抑制自燃安全保护工艺系统,通过制氮设备、PLC控制系统、释放管路、释放喷头等工艺,将氮气注入筒仓内,从而抑制储煤筒仓内不同煤种的自燃,有效的保护筒仓及储存的煤炭。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专利电气原理框图。
附图2筒仓安全监测监控装置各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附图3筒仓抑制自燃保护工艺系统示意图
附图4筒仓防爆门系统安装示意图
本发明专利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筒仓安全监测监控装置:每个筒仓中部外锥面圆周上均布3-6支温度传感器(包括安装附件);每个筒仓底部的活化给煤机上面(内锥面)的落煤锥段各安装2支温度传感器;另外2支安装在储煤筒仓顶部的升降式综合监测机构中配置温度传感器,(配置位置为筒仓仓体具体安装位置见附图);筒仓下部的煤更新周期较长,温度较筒仓其他部分较高,故在筒仓下部均匀安装温度传感器可以较准确监测温度的变化,能够起到及时预防效果。每支传感器的具体安装位置视现场筒仓情况而定。温度传感器采用铂电阻PT100为检测元件自带保护管,插深1000mm以内,具体插深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温度传感器部位均设置平台、护栏和上下工作通道;温度传感器的外壳由不锈钢制成。
每个筒仓配置一台智能温度巡检报警仪。实现温度监测数据显示、报警。接至安装在仪表柜中就地显示。由通信接口传输至计算机控制系统.。
每个筒仓共配置5套可插拔式煤层测温装置(可增减),每套可插拔式煤层测温装置含8支数字式温度传感器,相临两支温度传感器间距为2.5米。煤层测温装置测温范围-55~125度。煤层测温装置采用智能采集模块采集数据,输出信号接至就地数据采集显示箱,报警温度上限为70℃,温度上限报警可调。
可燃气体监测系统,每个筒仓顶部安装3支可燃气体防爆传感器,并配置安装附件伸入筒仓1000mm以内。其中2支安装在储煤筒仓顶板上(具体安装位置见附图),主要监测筒仓内部储煤挥发可燃气体的浓度;另1支装入筒仓顶部一套升降式监测机构中。根据可燃气体传感器的数量配置显示仪表,实现监测数值的显示、报警、传输。采用(4mA-20mA)输出到就地转接端子箱,进入输煤程控系统)测量范围:0-100%LEL,报警上限为25%和40%LEL二级报警,报警上限设置值可调使用标准气体标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中矿奥特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中矿奥特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89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