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光阻燃耐热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68964.8 | 申请日: | 201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1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丁家德;林坤龙;赵勤宽;郭永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奥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5/02 | 分类号: | C08L55/02;C08L33/12;C08L25/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 |
地址: | 363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燃 耐热 abs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光阻燃耐热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ABS(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是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组成。因而ABS兼具有丙烯腈的耐腐蚀性、丁二烯的耐低温冲击性、苯乙烯的良好加工性能,从而被广泛用于制作家用电器,机械配件,办公用品,电子器件等广大领域。
同大多数高分子材料一样,ABS为可燃性材料(其极限氧指数仅为22),着火时燃烧速度快,然而ABS应用领域往往需要阻燃和耐热要求。针对ABS易燃和热变形温度偏低的缺点,国内外大多采用往ABS树脂里添加阻燃剂和耐热剂。然而,这影响了光泽度等其它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光阻燃耐热ABS合金,使其能够具有较好的阻燃性和较高的热变形温度,同时具有良好的光泽度。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光阻燃耐热ABS合金,包括ABS树脂、PMMA树脂、AS树脂、阻燃剂、相容剂、耐热剂、抗氧剂、增亮剂。
光阻燃耐热ABS合金,其组成按重量百分比为:
ABS 40~60份;
PMMA 5~35份;
AS 5~25份;
阻燃剂 5~15份;
相容剂 3~8份;
耐热剂 8~16份;
抗氧剂 0.2~0.5份;和
增亮剂 0.1~3份。
所述的ABS为高抗冲ABS,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大于20KJ/m2。满足以上条件的ABS如德国巴斯夫的GP-35、日本东丽的100-X01、LG甬兴的HI-140、英力士的640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PMMA也叫亚克力或者亚加力。英文名acrylic。化学名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它是一种开发较早的重要热塑性塑料,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化学稳定性和耐候性,易染色,易加工,外观优美。PMMA具有优良的光学特性及耐气侯变化特性。白光的穿透性高达92%。但PMMA具有室温蠕变特性。随着负荷加大、时间增长,可导致应力开裂现象。PMMA具有较好的抗冲击特性。本发明所使用的PMMA较佳地可以采用三菱丽阳的VH001,LG化学的IH830,德固赛的8N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在本发明中,所述AS为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较佳地,本发明所使用的AS熔融指数在200℃/5KG条件下大于8g/min。满足以上条件的AS如LG化学的82TR,巴斯夫的368R,德国拜耳的C552485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其中,所述的相容剂为罗门哈斯EXL-2330,杜邦的1125AC,三菱丽阳S2030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所述的相容剂也作为增韧剂使用。
其中,所述的耐热剂的耐热组分为N-苯基马来酰亚胺,α-甲基苯乙烯,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所述的阻燃剂为复配阻燃母粒。
将ABS树脂、溴系或氯系阻燃剂、聚合锑酸盐、硅烷偶联剂、接枝型极性硅氧烷放入高混机,较佳地,其中各混合物的混合比例为30∶52∶14∶2∶2。混合搅拌3-6分钟,放出物料经双螺杆挤出、冷却、造粒即为复配阻燃母粒。(复配的作用为?)
其中,所述的协效阻燃剂为聚合锑酸盐、三氧化二锑、硼酸锌的一种或其混合物,混合物中聚合锑酸盐和三氧化二锑或聚合锑酸盐和硼酸锌的比例为1∶1。
其中,所述的抗氧剂为四季戊四醇酯或四双膦酸酯中的一种。
其中,所述的增亮剂为芥酸酰胺、油酸酰胺、硅酮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在本发明中,先将ABS树脂、PMMA树脂和AS树脂于80℃鼓风干燥2-4小时,再按重量配比称取ABS树脂、PMMA树脂和AS树脂,将称好的原材料投入到低速混合机中混3-5min;最后将混合好的原材料投入到双螺杆挤出机的加料斗,经熔融挤出,造粒。加工工艺如下:从双螺杆挤出机喂料口到模头各段的温度分别为一区:170-190℃,二区190-210℃,三区210-230℃,四区215-235℃,五区210-230℃,六区210-230℃,七区210-230℃,八区210-230℃,九区210-230℃,十区215-2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奥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奥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89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