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细漆包线以及其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69017.0 | 申请日: | 201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6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神州双金属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5/02;H01B1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23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漆包线 及其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极细漆包线以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漆包线是电子线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漆包线是绕组线的一个主要品种,包括芯线和涂覆在芯线外侧的漆层,裸线经退火软化后,再经过多次涂漆,烘焙而成,具备机械性能,化学性能,电性能,热性能四大性能。铜包铝漆包线以及铜包铝镁漆包线是采用铜包铝或铜包铝镁材料作内导体的新型电磁线,其特性介于铜铝之间,结合了铜的优良导电性和铝的重量轻的优点,因此在变压器、高频绕组、微型电机转子线圈、各种电磁线上都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稳步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我国是铜资源的消费大国,也是铜资源的进口大国,由于铜资源的匮乏和市场价格居高不下,促使电工行业积极用新材料代替圆铜电磁线材料。而且铜包铝漆包线以及铜包铝镁漆包线价格低,节约铜资源,导电性好、密度小、柔软、耐腐蚀、易钎焊,可以节约成本40%,已在一定领域代替圆铜电磁线。
极细漆包线是一种精细线材,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工行业,如精密仪器、微型电机、电器仪表、音响器件、手表等。随着电子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所需要的漆包线向着越来越来细的趋势发展,目前极细漆包线多为单晶铜材质,铜包铝漆包线或铜包铝镁漆包线的加工工艺需进一步提高以加工生产极细铜包铝漆包线或铜包铝镁漆包线。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细漆包线以及其加工工艺。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极细漆包线,它包括芯线和位于芯线外侧的漆层,漆层包覆住所述芯线,芯线包括金属内芯和包覆住内芯的铜层,芯线的直径为0.040-0.100mm。
优选地,铜层的重量含量占所述芯线的35%~40%。
优选地,金属内芯的材质为铝或铝镁合金。
优选地,漆层材料为聚氨酯,漆层的厚度为0.05mm-0.10mm。
本发明的另一方案是提供一种极细漆包线生产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a)拉伸——在拉丝机上对金属材质的内芯进行拉拔;
(b)清洗——用碱水对铜带和拉拔后的内芯进行清洗,去除表面油污,再进行干燥;
(c)包覆焊接——在包覆焊接机上用铜带包覆内芯并在氩气保护下进行氩弧焊,形成线坯;
(d)拉拔结合——用拉丝机对线坯进行拉拔,使内芯和包覆住内芯的铜层冶金结合形成芯线;
(e)拉拔缩径——在无尘、无振动、全封闭的环境下用微拉机对(d)步骤中形成的芯线继续进行拉拔缩径,至其直径达到0.040-0.100mm;
(f)上漆——用模具涂漆法给所述的芯线上漆形成漆包线;
(g)收线——将所述的漆包线卷盘在收线盘上;
(h)下盘并包装。
优选地,步骤(e)拉拔缩径采用24道模,该24道模共有3种减面率,位于微拉机进口处的模的减面率为10%,位于中间位置的模的减面率为6%,位于出口处的模放入减面率为4%。
优选地,步骤(f)中所述的上漆包括以下步骤:(f1)给芯线上漆;(b2)将上漆后的芯线放入退火炉内退火;(b3)将退火后的芯线放入烘炉中烘干。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极细漆包线以及其加工工艺,提供了一种极细铜包铝或铜包铝镁漆包线代替极细纯铜漆包线,大幅度降低了铜资源的消耗,节约了生产成本,性能稳定;提高了我国金属复合漆包线的研发水平,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的空白;同时,整个加工过程节能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实施例中极细漆包线,它包括芯线和位于芯线外侧的漆层,漆层层包覆住所述芯线,芯线包括内芯和包覆住内芯的铜层,芯线的直径为0.040-0.100mm,铜层的重量占芯线重量的35%~40%,内芯材质为铝或铝镁合金,铝和镁都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漆层材料为聚氨酯,其厚度为0.05mm-0.10mm。
极细漆包线加工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a)拉伸,在拉丝机上对所述的内芯进行拉拔,使内芯表面光滑圆整无缺陷。
(b)清洗,用碱水对拉伸处理后的内芯和铜带进行清洗,去除表面油污,再进行干燥。
(c)包覆焊接,在包覆焊接机上,通过数对成型辊轮将铜带逐步形成圆管状,并包覆在内芯周围,在氩气保护下进行氩弧焊,连续焊接铜管纵缝,形成线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神州双金属线缆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神州双金属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90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钻孔射流式煤层割缝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防夹电动车窗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