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位测量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69071.5 | 申请日: | 201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6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彩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292 | 分类号: | G01F23/292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闸北***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位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石油化工行业在进行液位测量时,通常的做法是采用接触式测量法或者传感器进行液位的测量,但是接触式液位测量法存在着测量盲区以及无法进行远程通信的缺点,而传感器测量法则存在着无法直接用于易燃易爆以及强腐蚀性的高危环境中,以及抗干扰能力差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位测量系统,实现了现场无电检测,尤其适用于各种易燃易爆以及强腐蚀性环境中使用,抗干扰能力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液位测量系统,包括测量探头,光发射器,光复用器,信号检测与处理装置以及上位机;其中,所述的测量探头分别与所述光发射器以及光复用器相连接,所述光发射器与所述光复用器分别与所述信号检测和处理装置连接,所述信号检测和处理装置还同时与所述的上位机相连接。
上述的液位测量系统,其中,所述的测量探头为光纤传感器。
上述的液位测量系统,其中,所述的信号检测与处理装置包括一检测电路,一A/D转换器以及一单片机;其中,所述的检测电路、所述A/D转换器以及所述单片机依次连接,所述的检测电路还分别与所述光发射器以及光复用器连接,所述的单片机与所述上位机连接。
上述的液位测量系统,其中,所述的单片机为8751单片机。
本发明的液位测量系统,可以远离现场进行测量,实现了现场无电检测,并同时具有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特别适用于各种易燃易爆以及强腐蚀性的环境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液位测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液位测量系统,包括光纤传感器1,光发射器2,光复用器3以及信号检测与处理装置4,显示报警系统5以及上位机6,其中,信号检测与处理装置4包括依次连接的检测电路41,A/D转换器42以及8751单片机43;光纤传感器1分别与光发射器2以及光复用器3连接,光发射器2以及光复用器3同时与检测电路41相连接,检测电路41、A/D转换器42以及8751单片机43依次连接,8751单片机43还同时与显示报警系统5以及上位机6相连接。其中,显示报警系统5中存储由预设的上下限报警值,用以显示经8751单片机43处理后的待测液面的液位信息参数,并与其自身预设的上下限报警值进行比较,以决定是否触发报警。
本发明的测量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将,光纤传感器1固定于待测液位的罐体内,光发射器2射出的光经过光纤传感器1调制后照射到待测液面上,经过液面反射后通过光纤传感器1将液位信息传送至光复用器3,随着待测液面的高度不同,光纤传感器1接收到的反射光的信号强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相应的入射光与反射光之间的相位差也会不同,光复用器3将反映待测液面的信号传送至检测电路41,检测电路41将反映待测液面高度的信号进行光电转换,变换成为电信号,然后传送至A/D转换器42进行处理转化成为数字量后,再传送给单片机43,8751单片机43对A/D转换器42传来的数字量进行处理后得到相应的待测液面的液位信息参数,并分别传送给显示报警系统5以及上位机6,显示报警系统5对待测液面的液位信息参数进行显示,并同时与设定的上下限报警值进行比较,以决定是否触发报警;而上位机6则对传来的信号进行进一步地处理。
本发明的液位测量系统,可以远离现场进行测量,实现了现场无电检测,并同时具有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特别适用于各种易燃易爆以及强腐蚀性的环境中使用。
应当指出的是,上述内容只是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的列举,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部分,应该理解为用本技术领域的一般方式予以实施。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来说,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范畴内对本发明所做的等效变换和修饰,都将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彩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彩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90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六维力传感装置
- 下一篇:叶类的烘干装置及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