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称密钥加密的非线性变换方法及其实现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69772.9 | 申请日: | 201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6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明;王钊;邱望洁;王文华;张筱;高莹;郭炳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06 | 分类号: | H04L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0 | 代理人: | 贾晓玲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称 密钥 加密 非线性 变换 方法 及其 实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安全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分组密码算法中的非线性变换(S盒)的设计及其复合域硬件实现方式。
背景技术
信息安全涉及到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认证性等内容。其中,密码理论是信息安全的基础。密码算法主要分为对称密码算法和非对称密码算法两大类。对称加密算法指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或知道密钥之一很容易推导得到另一个密钥。通常情况下,对称密码算法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算法的安全强度,更要注重算法的实现性能:软件实现性能和硬件实现性能。软件实现主要考虑的是算法的实现速度以及与内存的需求,有时候还与具体运行环境(如CPU的计算能力)以及源代码的质量有关。硬件实现因为具备更高的速度和更强的物理安全性,实现价值更强,但除了实现的速度与内存,硬件实现的总体代价也是必须考虑的。
以分组密码为例,一个分组密码算法大体上都包含混淆层与扩散层。混淆层一般是用若干并置、独立的S盒构成,作为提供混淆作用的部件,S盒多采用随机置换或有限域上的非线性函数,而扩散层则多采用线性变换。从算法实现的角度来看,线性变换的复杂度相对较低,因此混淆层的实现方式,特别是S盒的实现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密码算法的实现性能,这也是分组密码的研究热点之一。作为分组密码的典型代表,高级加密标准(AES)的S盒是用有限域GF(28)上的求乘法逆和GF(2)上的仿射变换复合而成。根据设计者的介绍,该S盒所选取的函数具备比较理想的密码学性质。然而,因为代数结构过于清晰简洁,以有限域求逆复合放射变换作为S盒并不具备较强的抗代数攻击的性能。
AES的S盒的软件实现一般采用查表的方式,但8×8的S盒的存储量为28×8比特,这对于芯片面积有着严格要求的嵌入式系统是难以接受的。因此对于S盒的硬件实现,必须作相应的转化,特别针对于其中求乘法逆这一非线性操作。目前比较流行的技术是引入元素的复合域表示,其基本思想是通过一个可逆的线性变换T将原域GF(28)上的每个元素映射到复合域GF((24)2)上同构的元素,并在复合域GF((24)2)中求乘法逆,再用线性变换T1还原到原域进行余下的操作。这种基于复合域的转化方法有效地减少了芯片的面积,对于硬件实现来说既减少开销,又避免了内存读写数据产生的延迟。不过原域与复合域之间的转化,以及复合域求逆引入的一系列子域GF(24)的运算。
综上所述,一个好的密码算法应当既具备理想的安全强度,又能在软硬件实现中体现出优越性。但算法理论上的安全性与实际的实现性能往往是一对矛盾,如何在其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密码学性能较强的8×8的S盒,在保持AES的S盒原有的结构和密码学性质的基础上,通过增加非线性运算的次数,在提高S盒的代数免疫度的同时又不降低其复合域硬件实现方式的复杂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对称密钥加密的非线性变换方法,该非线性变换可看作一个8×8的S盒,其特征在于,
-该S盒选自于有限域GF(28)=GF(2)/(x8+x4+x3+x2+1),GF(28)中的任一元素x均可看作一个字节,记x=(x7,x6,L,x0)T,xi∈GF(2)代表字节x不同的比特位。
-该S盒的运算为:
S:GF(28)→GF(28)
x a y=f(p(g(x)))
代数结构见图1,以下说明所用的符号与图1一致。
-S盒由有限域中的三个函数复合而成,其中函数g(x)表示有限域GF(28)中的乘法逆函数:
g:GF(28)→GF(28)
x a w=x-1
-p(w)定义有限域GF(28)中的一个线性化单项式:
p:GF(28)→GF(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97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