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青霉菌菌株进行污水脱氮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69870.2 | 申请日: | 201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6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邓国政;王学文;蔺旭红;赵中艳;张惠丰;李世军;陈星云;巩鑫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任晓航 |
地址: | 030006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青霉 菌株 进行 污水 方法 | ||
1.一种利用青霉菌菌株进行污水脱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有机物的污水控制在如下工艺条件下:温度5-40℃、PH值5.0-9.0,溶解氧浓度0.5-6.5mg/L,对污水进行搅拌,根据污水中氨氮不同浓度范围并综合污水水量,分别投加0.5-300‰的青霉菌与污水进行混合培养4-8小时,在青霉菌的作用下实现同步硝化和反硝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青霉菌菌株进行污水脱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污水中可配合填料载体,具体填料可采用立体弹性填料+组合填料,布满接触氧化池90%即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青霉菌菌株进行污水脱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曝气工艺,或搅拌器,或水下推进器对污水进行搅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未经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987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