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胶粉改性沥青电磁波加热装置及安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70635.7 | 申请日: | 201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2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郑善;余强;薄一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海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21/00;C10C3/1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杨红 |
地址: | 300270 天津市大港区大港***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沥青 电磁波 加热 装置 安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用于沥青行业中对基质沥青及橡胶粉改性沥青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胶粉改性沥青电磁波加热装置及安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沥青行业尤其在胶粉改性沥青生产中,基质沥青及胶粉改性沥青的加热,都是通过燃煤、柴油或石油天然气燃烧完成。胶粉改性沥青连续生产装置在生产过程中,基质沥青对温度相当敏感,如基质沥青温度低,粘稠度增大,系统压力有可能超压,造成安全生产事故。加热器在工作过程中,工作温度有时会超过600摄氏度,若发生突发事故,造成装置停运,加热器中余热置换不出去,容易造成加热器中结焦,大幅度降低加热器的加热效果,重则造成加热器中管路堵塞,最终导致加热器报废。因此胶粉改性沥青连续生产装置在生产过程中,原料加热存在着安全难题,其主要问题是温度难于准确控制,容易造成安全生产事故,使能耗增大;通过火焰加热,热效率低;尤其随着石油产品的日益紧缺,导致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因此,如何改进加热方式,实现准确控制加热温度,节约能源,实现安全生产,成为业界关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胶粉改性沥青电磁波加热装置及安全系统,通过采用红外电磁波加热器及迂回曲折的立体循环加热通道结构,获得充足的换热面积,并达到精确控制温度、节能降耗;设计了管路超压保护和加热器余热置换安全系统,以确保胶粉改性沥青连续生产装置实现安全生产。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胶粉改性沥青电磁波加热装置及安全系统,包括成品罐、基质沥青原料罐和连接管路之间的阀门,其特征是:所述安全系统主要由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储罐,余热置换安全罐,沥青专用保温安全阀构成,所述空气压缩机与压缩空气储罐连通,压缩空气储罐通过阀门与余热置换安全罐连通,所述余热置换安全罐出口通过沥青专用保温安全阀与电磁波加热器及胶粉改性沥青成品罐连接,所述余热置换安全罐进口与基质沥青原料罐出口连通。
所述基质沥青原料罐出口与原料泵连接有过滤器、原料泵与基质沥青原料罐出口的安全阀经管路并联后通过温控器与余热置换安全罐进口连通。
所述成品罐进口连接有成品泵,成品罐出口连接有安全阀,进出口管路并联后通过温控器与基质沥青原料罐出口连接。
所述电磁波加热器,主要由壳体、隔板和竖隔板式换热体构成,所述圆筒型壳体,在壳体上下盖之间与圆筒壁同轴线设置5层以上形成环形流道的圆筒形隔板,若干条形竖隔板式加热体贯穿壳体上下盖沿径向均布设置在相邻圆筒形隔板之间,并将该环行流道分割成若干扇形截面换热区;所述加热体上端或下端设有过流口,且相邻加热体的过流口设置在上下相反端;所述各圆筒形隔板的上沿依次对应前一层环形流道沥青流动末端设有一个换层豁口,最外层环形流道的底部连接沥青进口,中心圆筒形隔板的上端连接沥青出口;在壳体外侧设置保温层。
所述竖隔板式换热体是由条形竖隔板式换热片及嵌装其中的红外电磁波加热管构成,所述条形竖隔板式换热片是由嵌装红外电磁波加热管的竖管及其两侧呈一字形对称设置的U形截面翼构成,所述壳体上下盖与保温层之间分别设置加热体电源接线板。
所述电磁波加热器设为互为并联或串联的两组电磁波加热装置。
有益效果:提供出一种用于沥青加热的电磁波加热器,具有迂回曲折的立体循环加热通道结构,加热路径可达130米以上,使沥青物料获得充足的换热面积;尤其采用辐射率高、穿透性强、热转换效率高的红外电磁波加热管作为加热元件,可通过系统设置与监控达到精确控制加热温度、节能降耗,保证安全生产的效果,红外电磁波加热管加热温度控制可精确到600℃±1℃,与现有技术比节能达30%以上。设计了管路超压保护和加热器余热置换安全系统,以确保胶粉改性沥青连续生产装置实现安全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图1中电磁波加热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去掉上盖部分的俯视图;
图4是图2中的I放大视图;
图5是图2中的F放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海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海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06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