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能源柳2号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70870.4 | 申请日: | 201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4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辉;马闯;王小鸽;何景峰;周建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B09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5 | 代理人: | 田燕 |
地址: | 300387 天津市西青***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能源 修复 污染 土壤 方法 | ||
1.一种利用能源柳2号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选取瑞典能源柳2号(Salix dascladus),剪取长度为15~20cm,直径为1.5~2.0cm的1年生枝条作为插穗,剪取插穗后立即扦插或者将插穗用沙土掩埋避光保存2~60天;
B.扦插前将插穗取出,将下部削成40~45°的马耳型斜面,然后将插穗下部浸入双吉尔-GGR生根粉溶液之中,浸入时间为1~1.5h;
C.按株距为0.5~0.75m,行距为0.5~1m的密度进行扦插,扦插时将插穗插入铅污染的土壤,地面部分露出1.5~2cm;
D.扦插完成后立即用洁净的水灌溉,灌溉后覆盖塑料薄膜;
E.当插穗上萌发的嫩枝高度达到10~15cm时,抹芽,每个插穗上保留萌发的嫩枝2~3个;
F.以3~5年为一个生长周期,采伐地上茎干,保留伐桩高度3~5cm;伐桩在次年春天会继续萌发枝条,萌发枝条后及时抹芽,并保留嫩枝2~3个,开始新一轮的生长周期;
G、测定能源柳2号修复铅污染土壤的铅含量,计算铅污染土壤的年净化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扦插能源柳的土壤的铅含量是低于200mg/k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柳枝条的直径1.5~2.0cm、长度15~2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插穗用沙土掩埋避光保存时,沙土的湿度为60%~70%,保存温度为4~6℃,掩埋深度4~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马耳型斜面的长度为3~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吉尔-GGR生根粉溶液是将双吉尔-GGR生根粉与水混合配制而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柳2号枝条的株距0.50~0.75m、行距0.5~1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能源柳2号日常管理是施肥、施水与防治病虫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次采伐后,每3年为一个轮伐期,持续3~4个轮伐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收集的落叶作为燃料处理,采伐的茎干作为燃料、木材、纤维材料处理,以脱离土壤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师范大学,未经天津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087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管端铣机
- 下一篇:多功能实时数据采集智能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