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襟上衣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71040.3 | 申请日: | 201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1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崔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建伟 |
主分类号: | A41D3/00 | 分类号: | A41D3/00;A41D27/00;A41D2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2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襟 上衣 | ||
1.一种连襟上衣,包括由前幅(1)、后幅(2)围成的上衣筒体,前幅中央可以设置有垂直的门襟(3),前幅、后幅在上衣筒体的左右两侧腋下区域(4)及上衣顶部左右肩膀上方区域均有永久式连接,其技术特点是:在该上衣筒体左侧腋下区域或右侧腋下区域或者是在上衣筒体顶部对应人体左右肩膀上方区域(5),永久式或活动式连接有一片至两片前后可换位衣襟(6),该衣襟左右宽度在上衣筒体周长的1/3至2/3范围内,该衣襟上下长度在上衣筒体上下长度的1/3至3/2范围内,该衣襟上方边缘能够贴靠上衣筒体肩膀上方,该衣襟一端从外面与上衣筒体相连接,该连接的连接交界(7)位于上衣腋窝下方时呈垂直排列;位于左右肩膀上方时为两条近似的“一”字形交界且呈横向串联排列,该衣襟能以该交界上的连接为连接轴带动衣襟沿上衣筒体外侧前后活动,实现从遮盖筒体前幅到遮盖筒体后幅前后区域的自由换位,为配合该衣襟完成换位,在衣襟部分边缘区域上与上衣筒体表面与之对应处分别设有定位扣件。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连襟上衣,其技术特点是:在所述的上衣筒体左侧腋下区域或右侧腋下区域连接有一片前后可换位衣襟,该衣襟其左右宽度在上衣筒体周长的2/5至3/5范围内,该衣襟其一端与上衣筒体连接的连接交界位于上衣筒体一侧腋下且呈垂直排列,该衣襟能以该交界上的连接为连接轴带动衣襟沿上衣筒体侧面前后活动,实现上述的前后区域自由换位,在上衣筒体肩膀上方和另一侧腋下区域与可换位衣襟与之对应处,有配合所述衣襟完成上述前后换位的定位扣件。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连襟上衣,其技术特点是:在该上衣筒体顶部对应人体左右肩膀上方区域,共同连接有一片前后可换位衣襟,该衣襟其一端与上衣筒体连接交界分别位于左右肩膀上方,是两条呈横向串连排列的近似“一”字形交界,该衣襟能以该两条交界上的连接为连接轴带动衣襟沿上衣筒体上方前后活动,实现上述的前后区域自由换位,在上衣筒体左右两侧腋下区域与可换位衣襟与之对应处,有配合所述衣襟完成上述前后换位的定位扣件。
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连襟上衣,其技术特点是:在所述上衣筒体同一位置上以同样方式连接有第二片前后可换位衣襟,第二片可换位衣襟其左右最宽处的宽度及衣襟上下长度与第一片可换位衣襟的尺寸相同,位于其边缘配合前后换位用的定位扣件也与第一片衣襟上的结构、间距均相同,两片可换位衣襟与上衣筒体连接的连接交界重合在一起,两片可换位衣襟均能凭各自在该交界上的连接为连接轴分别带动该衣襟沿上衣筒体侧面前后活动,实现上述的前后区域自由换位。
5.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连襟上衣,其技术特点是:在所述上衣筒体同一位置上以同样方式连接有第二片前后可换位衣襟,第二片可换位衣襟其上下长度与第一片可换位衣襟的长度相同,位于其边缘配合前后换位用的定位扣件也与第一片衣襟上的结构、间距均相同,两片可换位衣襟与上衣筒体连接的连接交界重合在一起,两片可换位衣襟均能凭各自在该交界上的连接为连接轴分别带动该衣襟沿上衣筒体上方前后活动,实现上述的前后区域自由换位。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中所述的一种连襟上衣,其技术特点是:在构成该上衣筒体表面之一的后幅上方外侧位于左右袖窿位置上,左右对称地设置有一对悬挂用衣扣,以便利用可换位衣襟下方的定位扣眼将该衣襟悬挂在上衣筒体后幅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一种连襟上衣,其技术特点是:在所述的可换位衣襟上方中央位置上设置有垂直的半开门襟。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一种连襟上衣,其技术特点是:在所述的上衣筒体上,后幅面料的平均厚度是前幅面料平均厚度的两倍以上,或者是后幅表面与前幅表面两者颜色各不相同,但两者分别同可换位衣襟与之对应的两个表面颜色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建伟,未经崔建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104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