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装式热风炉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71208.0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6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朴学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朴学哲 |
主分类号: | F24H3/08 | 分类号: | F24H3/08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 21229 | 代理人: | 孙丽珠 |
地址: | 110149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装 热风炉 | ||
1.组装式热风炉,该热风炉的主体主要由燃烧部分和换热部分构成,炉体的上方设有烟囱(4);在所述燃烧部分的炉体(3)的炉壁上设有燃料添加口(9)、炉膛清排灰口(10);所述燃料添加口(9)位于炉箅(12)上部,炉膛清排灰口(10)位于炉箅(12)下部;所述换热部分位于燃烧部分的上方,并由一次加热炉体(1)及二次加热炉体(2)构成;在一次加热炉体(1)及二次加热炉体(2)的炉膛室内分别设有成组的一次加热管(1-1)和二次加热管(2-1);其特征在于:采用钢板结构的所述燃烧部分的炉体(3)与换热部分的一次换热炉体(1)和二次换热炉体(2)之间分别通过法兰(6、8)连接组装在一起而形成一热风炉主体;所述燃烧部分的炉体(3)及换热部分的一次加热炉体(1)、二次加热炉体(2)的外壁与炉膛胆壁之间均设有送风盒,位于一次加热炉体侧壁的为一次送风盒(1-2)和二次送风盒(1-4);一次送风盒(1-2)经一次加热炉外壁上的鼓风口(5)连接在送风鼓风机(11)上;二次送风盒(1-4)经一次热风连接风道(1-5)与位于二次加热炉体侧壁的三次送风盒(2-4)连通,再通过二次热风连接风道(2-5)、燃烧炉体炉膛(3-2)、炉膛加热风盒(3-1)及三次热风连接风道(2-6)与在所述二次加热炉体外壁上的热风出风存储盒(2-2)及热风出风口(7)连通。
2.组装式热风炉,该热风炉的主体主要由燃烧部分和换热部分构成,炉体的上方设有烟囱(4);在所述燃烧部分的炉体(3)的炉壁上设有燃料添加口(9)、炉膛清排灰口(10);所述燃料添加口(9)位于炉箅(12)上部,炉膛清排灰口(10)位于炉箅(12)下部;所述换热部分位于燃烧部分的上方,并由一次加热炉体(1)构成;在一次加热炉体(1的炉膛室内设有成组的一次加热管(1-1);其特征在于:采用钢板结构的所述燃烧部分的炉体(3)与换热部分的一次换热炉体(1)之间通过法兰(8)连接组装在一起而形成一热风炉主体;所述燃烧部分的炉体(3)及换热部分的一次加热炉体(1)的外壁与炉膛胆壁之间均设有送风盒,位于一次加热炉体侧壁的为一次送风盒(1-2)和二次送风盒(1-4);一次送风盒(1-2)经一次加热炉外壁上的鼓风口(5)连接在送风鼓风机(11)上;二次送风盒(1-4)经二次热风连接风道(2-5)与炉膛加热风盒(3-1)、燃烧炉体炉膛(3-2)及三次热风连接风道(2-6)与在所述一次加热炉体外壁上的热风出风存储盒(1-2)及热风出风口(7)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装式热风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燃烧部分的下方炉膛外壁与胆壁之间为供氧风盒(3-4),通过炉体胆壁上的供氧风道(3-5)及供氧眼(3-6),将燃烧室与外壁上的供氧风机(1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装式热风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燃烧部分的炉膛加热盒(3-1)与供氧风盒(3-4)之间设有隔热板(3-3)。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装式热风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换热部分的一次加热炉体(1)和二次加热炉体(2)的外壁一侧分别设有与其内的一次加热管(1-1)和二次加热管(2-1)位置相应的清灰门(15、16)。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装式热风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燃烧部分的炉体(3)、换热部分的一次加热炉体(1)和二次加热炉体(2)的胆壁上分布有通向炉膛内的风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装式热风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换热部分的一次加热炉体(1)和二次加热炉体(2)的侧壁上还设有与加热管垂直风道(14),将炉壁两侧的风盒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朴学哲,未经朴学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120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