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聚合物为载体的纳米阿胶颗粒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71384.4 | 申请日: | 201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0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玲;朱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5/36 | 分类号: | A61K35/36;A61K9/16;A61K47/34;A61P7/06;A61P3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 代理人: | 唐莉莎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 载体 纳米 阿胶 颗粒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阿胶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以聚合物为载体的纳米阿胶颗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阿胶是一种经典中成药,主要有增强造血与免疫机能,促进血凝,改善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抗休克,增强抗应激能力等作用,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萎无力、心烦不眠、虚风内动、肺燥咳嗽、劳嗽咳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但是传统的阿胶吸收不完全,生物利用度不高,疗效缓慢。
药物载体是药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药效的一个主要因素。随着生物降解类高分子的发展,发现可生物降解高分子具有更为理想的生物相容性,由于它们在体内可以降解、降解产物可以被机体吸收或代谢、不存在积累在体内的危险,因此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更为安全、可靠,从而逐渐取代了生物惰性材料,成为在体内使用的首选材料。常用的制备纳米颗粒的可降解载体材料有以下几种:聚酯类、聚氰基丙烯酸烷酯、聚氨基酸类、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和离子型嵌段共聚物等。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是指分子中同时具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的聚合物。其亲油基团形成核芯,可包容药物,而亲水基团通常是柔性链,能形成亲水的紧密防护层,增强颗粒的稳定性,而且大大改善了材料与人体的生物相容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利用度高,分散性好,吸收完全,疗效显著增加的阿胶制剂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以聚合物为载体的纳米阿胶颗粒的制备方法。通过改变其剂型及添加聚合物使其生物利用度大大提高,从而更好地增加疗效。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聚合物为载体的纳米阿胶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块状阿胶加热溶解于水中,阿胶在水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比为10%~20%,在50~80℃的温度下,加热搅拌2~4小时;
第二步、在第一步制得的阿胶水溶液中加入高分子聚合物和增溶剂,并不停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在40~60℃的温度下,保持10~20小时,形成前躯体溶液;
第三步:将第二步制得的前躯体溶液装入到静电喷雾装置中,注射速率0.8~1.5ml/h,针尖正极与基片负极间的高压8000~20000伏,针尖到接收装置之间的距离为20~40毫米,收集经过静电喷雾处理后的颗粒备用;
第四步:用超纯水将收集颗粒溶解,然后用02μm微孔滤膜过滤,得到以聚合物为载体的纳米阿胶颗粒。
所述的高分子聚合物为聚己内酯,或聚乙二醇,或聚乳酸,或聚乙二醇和聚己内酯,质量百分比为阿胶总量的50~80%;所述的增溶剂为明胶或琼脂或β-环状糊精或羧甲基纤维素钠,质量百分比为阿胶总量的5~20%。
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能进一步满足生产和应用的需求,所制备的纳米阿胶颗粒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本发明中采用原料的生物相容性较好,制备的纳米阿胶颗粒具有良好的亲水性与生物相容性,有利于提高药物的有效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的聚乙二醇纳米阿胶颗粒的扫描电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以下的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称取块状阿胶1g,将其置入5ml超纯水中,在60℃的温度下加热2h;称取0.5g聚乙二醇和0.08g明胶,将其加入到上述溶解好了的阿胶水溶液中,并不停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在50℃搅拌10h,形成前躯体溶液;将上述前躯体溶液装入到喷雾装置中,使得其注射速率范围0.8ml/h,针尖正极与基片负极间产生8000伏的高压,针尖到接收装置之间的距离为20mm,在此条件下收集经过静电喷雾处理后的颗粒备用。用超纯水将收集颗粒溶解,然后用大小为0.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此时即得到了纳米级的聚合物阿胶颗粒。
图1为制备的聚乙二醇纳米阿胶颗粒的扫描电镜照片。由图1可见,纳米阿胶形貌为棒状结构,长度约为20nm。
实施例2:
称取块状阿胶1.5g,将其置入8ml超纯水中,在50℃的温度下加热2.5h;称取0.8g聚己内酯和0.1g琼脂,将其加入到上述溶解好了的阿胶水溶液中,并不停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在60℃搅拌12h,形成前躯体溶液;将上述前躯体溶液装入到喷雾装置中,使得其注射速率范围1.2ml/h,针尖正极与基片负极间产生10000伏的高压,针尖到接收装置之间的距离为30mm,在此条件下收集经过静电喷雾处理后的颗粒备用。用超纯水将收集颗粒溶解,然后用大小为0.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此时即得到了纳米级的聚合物阿胶颗粒。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13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泡脚配方
- 下一篇:自动气循环足底减震按摩鞋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