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光片及背光模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71521.4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8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杨萍;刘少飞;叶莎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3/08 | 分类号: | G02B3/08;G02B3/00;F21V5/04;F21S8/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光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背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光片及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屏被广泛应用于个人数字助理、笔记型电脑、数字相机、移动电话、液晶电视等电子产品中,由于液晶显示屏本身不发光,要借助背光模组才能产生显示功能。
背光模组一般是由发光源、导光板、下扩散板、下增光片、上增光片、上扩散板和遮光黑白胶等组成,请参阅图1,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的结构剖面示意图,该背光模块10’包括反射板11、导光板12,在导光板12的侧面包括背光光源13,在导光板12上方依次包括下扩散板141’、下增光片151’、上增光片152’及上扩散板142’。其中,扩散板内一般含有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粒,该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粒作为扩射粒子用于使光线发生扩散,增光片具有“V”形微棱镜结构,用于提高背光模组特定视角范围内的亮度。使用时,由侧光光源13产生的光线通过导光板12进入下扩散板141’被均匀扩散后,其继续进入下增光片151’、上增光片152’,由增光片射出的出射光发生一定程度上的聚集作用,从而提高背光模组在特定视角范围内的亮度。
请参阅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增光片的结构示意图,增光片15’是由数个纵向平行排列的三角形的棱镜柱153’及基材154’所组成。棱镜柱153’结合于基材154,的一侧边,每一棱镜柱153’的高度、宽度相同,且棱镜柱153’的棱线高度不变,走向为直线棱线两侧的斜面相对称。
请参阅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增光片的光强分布示意图以及增光片的光路图,增光片中的光线可分为四个区域:
a区域:能透过增光片,且方向有所抬升,达到了增光效果;
b区域:会产生全反射,因此光不能透过增光片,而又被折射回来重复利用;
c区域:光经过相邻的棱镜结构被折射向导光板并被重复利用,整体达到增光的目的;
d区域:大角度的光,光的方向不能被抬升,故基本上这部分光被损耗掉了;
由图3可以看出,a、b、c区域的光能够被增光片15’合理利用,使得该已知结构的增光片对光有一定的汇聚作用,有效控制了光的消耗,但d区域的大角度光无法被有效利用,且其占了入射光光强5%左右的比例,由此造成了光利用率一定程度上的下降。
另外,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大多是采用黑白胶来封装,黑白胶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用来限定背光模组的发光面积使之与其对应的LCD模组所需的发光面积匹配,在该发光面积之外的光只有小部分会被白胶反射回去,而大部分则会被黑胶所吸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光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增光片无法有效控制光的出射角度而造成光损失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增光片和具有该增光片的背光模组。
本发明的增光片和背光模组具体如下:
一种增光片,具有入光面和出光面,其中,所述出光面具有至少一个纵向排列的柱状菲涅尔透镜。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将光源发出的光导出的导光板以及依次位于导光板上的下扩散板、下增光片、上增光片和上扩散板,其中,下增光片和上增光片中至少一个为上述增光片。
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将光源发出的光导出的导光板,其中,还包括由层叠的两个特定增光片构成的增光片组件,所述增光片组件位于导光板上方;该特定增光片,具有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出光面具有至少一个纵向排列的柱状菲涅尔透镜,所述入光面具有复数个弧面凹形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增光片通过采用纵向排列的柱状菲涅尔透镜来替代现有技术增光片中的棱镜结构,控制增光片的聚光范围及背光模组的最终发光面积,减少背光模组因为遮掉多余的发光面而造成的光损失,提高了背光模组在特定角度范围内出射光的强度,使得观察者能够观看到更好的显示效果。
另外,发明提供的特定增光片在其入光面设置有复数个弧面凹形结构,增加了增光片自身的光扩散功能,达到扩散板实现的相应雾度,因此,可以减少了一个扩散板的使用,进而有效地控制了背光模组的厚度和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增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增光片的光强分布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增光片一种实施例的出光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增光片一种实施例的入光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增光片一种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15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波分裂元件
- 下一篇:潮汐发电站(超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