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杆菌CW9及其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72426.6 申请日: 2010-12-03
公开(公告)号: CN102485884A 公开(公告)日: 2012-06-06
发明(设计)人: 朱明;莫照兰;阎斌伦;夏振强;陈静 申请(专利权)人: 淮海工学院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A01K61/00;C12R1/06
代理公司: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代理人: 刘喜莲
地址: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杆菌 cw9 及其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从中华绒螯蟹育苗用水中分离得到的水产益生菌节杆菌CW9 (Arthrobacter sp.  CW9)CGMCC N0. 4197(已于2010年10月08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0. 4197);本发明还涉及该菌株的用途。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水产养殖环境自我污染的加剧和自然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造成养殖动物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病原微生物增多,传播速度加快,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同时为了防治疾病所使用的某些违禁化学药品在动物体内的残留,极大地影响到了产品的品质。但是因为在海水养殖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治病害而使用的绿霉素、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在动物体内的残留,导致了养殖海水甲壳类的品质下降,价格下滑,出口量锐减,甚至被在大部分的传统出口国和地区列入“黑名单”禁止进口;从而对整个海水甲壳类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严重损害了海水甲壳类养殖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从长远来看,必须改变传统的养殖和病害防治模式,从自然水体中筛选有益微生物来取代抗生素等抗菌类化学药品,从根本上解决抗生素所引发的细菌抗药性增加而引发的二重感染和内源性感染以及破坏微生态平衡等问题,避免抗生素所带来的药物残留、二次污染等负面影响,实现清洁和环境友好的海水甲壳类生态养殖模式。

近年来,几种可选择的生物控制疾病的方法已成功地用于海水甲壳类的苗种生产中。Noganmi K等所筛选的海洋细菌PM-4可以在海水细菌群落中占据优势,而使弧菌(Vibrio spp)的数量迅速下降,甚至达到不能检测的低水平,将该菌株添加于三疣梭子蟹(Portuns trituberculatus)育苗水体中可大幅度提高幼体的成活率。Maeda M等发现PM-4同样对斑节对虾幼体有益生作用。Garriques等用溶藻胶弧菌竞争性排斥育苗水体中潜在的病原菌,提高了万氏对虾幼苗的产量。Rengpipat等用加有芽抱杆菌Bacillus S11 的饵料投喂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促进了对虾生长,并提高了对虾存活率。国内的相关研究自90年代起步,已经取得了诸多的科研成果,其中李济秋等从中国对虾中筛选获得的益生菌Arthrobacter XE-7 可以达到与氯霉素相似的抑制致病弧菌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充当硝化细菌的作用,将有害的NH3 -N转化为无害的NO3-N,从而达到了细菌性疾病防治和水质改善的双重效果,在未添加任何抗生素的条件下提高了稚虾(post-larvae)的成活率近50%。这些有益菌均来自养殖水体或养殖动物体表或体内的正常细菌区系,不会对养殖动物造成危害并且日趋成为生物控制的一种模式。

       上述实验说明研究和开发海洋甲壳类动物益生菌的可行性。但是目前国内还未见有关的海水甲壳类幼体益生菌的产品面世。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产品以对养殖水体进行水质调节的作用为主,难以对海水甲壳类病原细菌具有特异性的抑制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选育出一种新的水产益生菌节杆菌CW9。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上述节杆菌CW9的用途,它对水产养殖疾病进行生物防治。 

本发明的特征包括节杆菌CW9 (Arthrobacter sp.  CW9)菌株本身(以下或称菌株CW9),以及利用该菌株的方法(用途)。

本发明所涉及的菌株CW9是从中华绒螯蟹育苗用水中分离到的节杆菌CW9 (Arthrobacter sp.  CW9),该菌株CW92010年10月08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0. 4197。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以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一、本发明菌株CW9的分离和筛选。

(一)菌株筛选和培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海工学院,未经淮海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24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