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作光纤头和多光纤准直器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72603.0 | 申请日: | 201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7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吴砺;徐云兵;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高意通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26 | 分类号: | G02B6/26;G02B6/245;G02B6/25;G02B6/32 |
代理公司: | 福建炼海律师事务所 35215 | 代理人: | 许育辉;张维可 |
地址: | 35000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作 光纤 准直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作光纤头和多光纤准直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多光纤头以及多光纤准直器主要应用于光通讯器件中,通常多光纤头光纤纤芯间隔等于或大于光纤直径,光纤通常直径为125μm,这限制普通微透镜光纤准直器光束之间最小夹角。这使得多光纤准直器的应用有如下限制:第一是在使用多光纤准直器制作反射式的光纤器件时,反射镜的位置需在准直器出射光束的交点位置,如果出射光束的夹角较大,反射镜偏离交点的位置对插损影响较大,这就使准直器和反射镜之间不能插入较长的元件;第二是由于光纤之间的纤芯间距较宽,光纤的位置如果偏离透镜的中心较远会造成损耗增大,这就限制了多光纤准直器光纤的数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作成本低、简便高效的光纤头和多光纤准直器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作光纤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光纤的一段剥去涂覆层,任意选择该段光纤对称的两侧,采用微型精密转动砂轮,将它们进行研磨,研磨成为两个平行的表面;该两个表面至光纤纤芯的尺寸根据需要确定;
2)将经过前述的侧面磨平的两根以上的光纤,规则排列,置于一毛细管中,用胶固定后;即制成光纤头;
3)将前述制得的光纤头的前端面,磨成一定的角度,再根据需要进行镀膜。
进一步,步骤2)所述的毛细管由玻璃或陶瓷制成,毛细管尾部呈喇叭口形状,中心为细小方孔,方孔的大小由插入光纤的数量和纤芯距决定。
使用按照上述方法制得的光纤头制作多光纤准直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取一个准直透镜,将上述光纤头置于所述准直透镜的后焦点处,在光纤头与准直透镜的接触面周围,涂上胶水,将两者固定在一起。
优选的,使用按照前述方法制得的光纤头制作多光纤准直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取一个准直透镜,将上述光纤头置于所述准直透镜的后焦点处后,在使用一个以上的套管,将两者套装起来;然后涂敷胶水,将三者固定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的光纤头中的光纤纤芯的间距比现有技术中的小,由此制成的多光纤准直器具有出射光束的夹角小、交会距离长等优点,使得其在光纤通讯中应用就更加更广泛。如将该光纤头与压电陶瓷结合,可制作光开关;本发明的多光纤准直器可与MEMS芯片结合制作出1×N光开关;若光纤中的光纤头纤芯距25μm,则对应的多光纤准直器出射光束的交会距离是125μm纤芯距准直器交会距离的5倍,这时便可以插入较长的或一系列的光学元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光纤线侧面研磨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光纤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多光纤头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多光纤准直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光纤头应用于光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的多光纤准直器应用于光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的多光纤准直器应用于WDM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为了实现将光纤头中的光纤纤芯间距变小,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法是先加工光纤线,如图1所示,将光纤的一段剥去涂覆层,得到一段包层直径为125μm的光纤101,然后用微型精密转动砂轮102将光纤101的一侧或两侧同时磨平至接近于光纤纤芯103;侧面研磨前125μm的光纤截面图为104,研磨后光纤的截面图为105,根据应用的需要,可研磨出不同宽度的光纤。
如图2所示,将制作好的一组光纤放入毛细管中用胶固定,然后将毛细管前端面磨成需要的角度,再根据需要镀膜,这样便制作出了小纤芯距的多光纤头106,多光纤头截面107如图3所示。所述的毛细管由玻璃或陶瓷制成,毛细管尾部呈喇叭口形状,中心为细小方孔,方孔的大小由插入光纤的数量和纤芯距决定。
如图4所示,将多光纤头106与一个准直透镜108用一个或多个套管109组装起来,调节光纤头的位置到准直透镜的后焦点处,通过上胶固定,从而制作出多光纤准直器。
更进一步,可根据实际使用要求不采用套管固定,将光纤头的位置调节到准直透镜的后焦点处后在接触面周围上胶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高意通讯有限公司,未经福州高意通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26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触发计时的任务阻断方法
- 下一篇:整体套装式隔热油管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