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塑料调质调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74044.7 | 申请日: | 201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3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钱军;邢喜全;王方河;张德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11/06 | 分类号: | C08J11/06;C08L67/02;B01D3/10;D01F6/6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晓峰 |
地址: | 315323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调质调粘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纤行业聚合物的反应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废塑料调质调粘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涤纶短纤生产的废塑料原料的调质调粘技术主要是:将熔融后的液态废塑料原料送入其专用的真空分离塔,真空分离塔内有多层多孔板,液态原料逐层通过多孔板增大表面积,使低分子杂质气化分离,提高原料的纯度和粘度,大大提升成品产品的质量。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将原料的粘度系统由开始输入时的0.5提高至出料时的0.68。虽然此技术生产的PET塑料原料制造普通丝完全可以满足工艺要求,但制造高强度丝或工业丝时,需要粘度系数达0.7以上。经过增粘试验:为了提高PET原料的粘度系数,可以增加真空分离塔内的真空度。当原料粘度增加后,熔体流动性迅速变差,流速缓慢,大大增加出料时间,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如果将粘度系数提高至0.75以上,就会造成熔体原料无法向下流动,使生产瘫痪。
因此,如何提高生产高粘度尤其是粘度系数0.7以上的PET塑料原料的生产效率成为了一个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塑料调质调粘系统,能够高效率的生产高粘度尤其是粘度系数0.7以上的PET塑料原料。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废塑料调质调粘系统,包括真空分离塔;所述真空分离塔上方设有原料入口和真空口;所述真空分离塔下方设有出料口;所述真空分离塔外表设有热媒盘管;所述真空分离塔内部垂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孔板;所述出料口还连接一个二级调质调粘装置。
所述二级调质调粘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箱体和真空泵;所述箱体外表设有加热盘管,内部设置带有螺旋叶片的螺杆,所述螺杆由电机驱动;所述箱体上靠近螺杆两端的位置分别设置进料口和输出口,所述进料口与出料口密封连通,所述输出口与输送泵相连通;
箱体外表的加热盘管沿着螺杆轴向盘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加设了一个二级调质调粘装置,该装置内设有螺杆,不仅可以推动原料,而且能够搅拌原料提高粘度;单加一个真空泵,进一步提高真空度,为原料粘度提高提供了反应环境。以上这些的因素结合促成了高粘度PET塑料原料生产效率的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废塑料调质调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废塑料调质调粘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作出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废塑料调质调粘系统包括真空分离塔1和二级调质调粘装置。真空分离塔1和现有技术相同,塔体为圆筒形,上方设有原料入口3和真空口2,下方设有出料口6;外表面上盘绕设置有热媒盘管4,盘绕方向与真空分离塔1轴向相同;塔体内部垂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多孔板5。
二级调质调粘装置的主体为一水平设置的圆筒形箱体11,其与真空泵14相连通;箱体11的两端分别开设进料口12和输出口9,进料口12与真空分离塔1的出料口6通过法兰相连通,输出口9外接一个输送泵8;箱体11外表面沿轴向盘绕设置加热盘管7;箱体11内平行于轴向设置一个带有螺旋叶片的螺杆10,其靠近箱体11的内壁底面,进料口11位于螺杆9的上方,输出口9位于螺杆10的下方,螺杆10由电机14驱动,带螺旋叶片的螺杆10和电机13组成一个搅拌推进装置。
液态PET原料通过原料入口3进入高温(热媒盘管4加热)高真空的真空分离塔1内部,液态原料经过真空分离塔1内部的多层多孔板5增大表面积,使低分子杂质气化后由真空口2抽离,提高原料纯度,同时在重力作用下通过若干多孔板5初步提纯增粘,使粘度系数由入料时的0.5增加到0.68,达到初级调质调粘的目的,然后由出料口6流出进入二级调质调粘装置。
当经过初级调质调粘的液态原料流入箱体11内,而箱体11通过外部的真空泵14使其内部真空度比真空分离塔1更高一级,从而使流入的液态原料内的低分子杂质进一步气化,充分抽离,使原料的纯度更高,同时在高真空状态下,通过螺杆10的螺旋叶片的搅拌,原料分子结构实现重新排列,增加原料粘度(系数提升至0.70以上,达到生产高强度丝的工艺要求),二级调质调粘工作完成。最后,再由螺杆10的螺旋叶片的推动作用,把流动性变差而粘度增强的液态原料输送至输送泵8,输送泵8输出原料生产纺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40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自动断电手机充电器
- 下一篇:一种多分布式发电单元并网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