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发泡剂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74453.7 | 申请日: | 2010-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0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马永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华秦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6B23/00 | 分类号: | C06B2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发泡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乳化炸药专用敏化剂,特别涉及乳化炸药发泡的一种快速发泡剂。
背景技术
发泡剂的作用:是在乳化炸药胶体中形成微小气泡,利用微小气泡产生热点,提高炸药的密度。通常使用的化学发泡剂为NaN03,具有成本低,属于自动化作业等特点,如果发泡条件控制得当,可以得到较好的爆破性能,但因发泡温度,发泡时间等因素不易控制,致使发泡效果不理想,进而影响乳化炸药和爆破性能,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Na2N03加入如胶体之后,发泡速度慢,需要保温一段时间,才能达到要求和敏化效果,这样就造成工序中断,难以实现乳化炸药的装药封口,包装的连续化生产,影响生产效率,而且相应的保温工序和设备增加了能耗和生产管理成本;
(2)存在一定的“后效”作用,是指乳化炸药产品在存放过程中,药体膨胀,药卷胀裂,出水变稀,爆炸性能下降的现象;
(3)一般的发泡促进剂中常用的有两类,一类是酸性物质,如硝酸、盐酸、磷酸、硬脂酸等,另一类是盐类物质如:硝酸苯、硫脲、硫氰酸铵等,一般而言,无机酸促进作用大,酸性强发泡快,但腐蚀性强,同时影响机器设备的使用寿命。有机酸作用较小,但发泡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质量稳定的快速发泡剂,它克服了一般发泡剂发泡不足,后效大等缺点。本发明的快速发泡剂具有发泡速度快、腐蚀性小,后效小等特点,同时,它能够根据乳化炸药的配方工艺条件和性能要求来调整发泡材料的比例,以及混合时间来控制发泡时间,实现乳化炸药包装的连续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快速发泡剂,其特征是:它是由稳定剂和促进剂组成,稳定剂加入量为乳化炸药的0.3~0.5%(重量百分数),促进剂加入量为乳化炸药的稳定剂的1.2~1.5倍,所述的稳定剂是由以下组分按下述重量百分数组成:硫脲为0.5%~1.5%、亚硝酸钠为20%~30%、亚硝酸钾为3%~5%、水为63.5%~76.5%;所述的促进剂是由以下组分按下述重量百分数组成:硝酸铵为7%~11%、硝酸为2%~3%、冰乙酸为1%~3%、硫氰酸钠为0.2%~0.5%、磷酸为0.5%~0.7%、磷酸氢二铵为1%~2%、柠檬酸为0.5%~1.2%、尿素为1%~3%、水为75.6%~86.8%。
所述的一种快速发泡剂最佳组分为:所述稳定剂加入量为乳化炸药重量百分数的0.4%,促进剂加入量为乳化炸药的稳定剂的1.3倍,所述的稳定剂是由以下组分按下述重量百分数组成:硫脲为1.5%、亚硝酸钠为25%、亚硝酸钾为4%、水为69.5%;所述的促进剂是由以下组分按下述重量百分数组成:硝酸铵为8%、硝酸为2.5%、冰乙酸为2%、硫氰酸钠为0.3%、磷酸为0.6%、磷酸氢二铵为1.5%、柠檬酸为0.8%、尿素为2%、水为82.3%。
反应方程式:
(1) 化学发泡敏化的机理主要是稳定剂与促进剂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气体,同时,化学发泡剂借助水的弱酸性环境和适当的温度,发生分解反应而产生气泡。
(2)反应方程式:NH4N03+NaN02→NH4N02+NaN03
NH4N02→N2+2H2O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首先它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复合快速发泡剂,它发泡温度适中(40℃~50℃),化学发泡气均匀,大小适中,分布均匀,储存稳定,一般而言,无机发泡剂促进作用大,酸性强,发泡快,但对乳化炸药的储存稳定性差。有机发泡剂作用较小,但发泡慢,后效大,同时对温度的变化要求严格;
2、本发明的快速发泡剂生产技术工艺简单,发泡时间短(敏化过程时间短)后效适当,密度易控制,自然储存期长,可达1年,同时用该发泡剂敏化后的炸药,不怕挤压,具有爆速高,爆炸威力大,成本低等特点;
3、安全性好,该种发泡剂闪点高、原料简单,较一般发泡剂(有机)和(无机)发泡剂安全性更好,同时对机器设备腐蚀性小;
4、它能够根据乳化炸药的配方工艺条件和性能要求来调整发泡材料的比例,以及混合时间来控制发泡时间,实现乳化炸药包装的连续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华秦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华秦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44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