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接7/8”同轴泄漏电缆的L29型插孔接触件射频同轴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74850.4 | 申请日: | 2010-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7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武向文;赵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9/05 | 分类号: | H01R9/05;H01R13/02;H01R13/20;H01R13/52;H01R2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凤鸣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接 同轴 泄漏 电缆 l29 插孔 接触 射频 连接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配接7/8”同轴泄漏电缆的L29型插孔接触件射频同轴连接器。
二、背景技术:
背景技术中,随着移动通信事业及交通方式的快速发展,对功率容量大、低损耗的泄漏电缆的需求量也增大。为了实现真正的移动不受约束,如何使RF信号对隧道、地铁及大型建筑物等掩体实现全覆盖,成为各通信服务商必须面对的难题。辐射型泄露电缆系统因其信号波动范围小、在高速运行的物体中穿透损耗最佳、最小阴影衰落和宽频带等优点成为首选方案。目前7/8”泄漏同轴电缆(Leaky Coaxial Cable)通常又简称为泄漏电缆或漏泄电缆,其结构与普通的同轴电缆基本一致,由内导体、绝缘介质和开有周期性槽孔的外导体三部分组成。电磁波在泄漏电缆中纵向传输的同时通过槽孔向外界辐射电磁波;外界的电磁场也可通过槽孔感应到泄漏电缆内部并传送到接收端。 L29、N型连接器以其连接可靠、结构坚固稳定、功率容量大、耐高压、低损耗等优越特点而成为大功率容量、低损耗、低交调的天、溃线缆研制,开发时的首选界面。现有配接7/8”同轴漏缆的L29型插孔接触件射频同轴泄漏连接器,由于其内部结构复杂,组成部分繁多,零件的加工、装配难度大,大批量生产时质量稳定性较差,这样不但使得连接器的生产成本增大,更不适合野外的安装和更换。
综上所述,目前配接7/8”同轴电缆的L29型插孔接触件射频同轴泄漏连接器存在明显的不足,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配接7/8”同轴泄漏电缆的L29型插孔接触件射频同轴连接器,其既能实现野外的快速安装,而且在基于配接7/8”同轴漏缆的同时也可配接多种7/8”同轴漏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一种配接7/8”同轴泄漏电缆的L29型插孔接触件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外导体一和外导体二,其特征在于:外导体二内部设置有接触件。
上述接触件为弹簧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1)便于安装:
由于天馈系统的安装、调试均在野外进行,应用场合包括无线传播受限的地铁、铁路隧道和公路隧道等,为了便于安装,首先就应尽可能减少连接器的组成部分,因为组成部分太多会给连接器和电缆组件正常的安装和更换带来很大的不便;其次就是要使用简单可靠的连接方式,像焊接等方式均不能采用。本专利产品采用由一部分组成的两体结构,将连接器因组成部分太多而造成安装混乱的程度减到最低;而且本发明专利采用装接方式,只要推入到位即可安装完成,操作简单、快捷,因此特别适用于无线传播受限的地铁、铁路隧道和公路隧道等野外安装操作;
2)电缆连接简单可靠:
该连接器配接电缆后整个电缆组件的连接十分可靠,而且电气性能极其优良,电缆组件的野外使用寿命可达10年,使得用户无任何后顾之忧。
四、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弹簧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弹簧圈的局部展开图;
图4为本发明配接电缆后的示意图。
图中,1-外导体一,2-内导体,3-绝缘支撑件,4-弹簧圈,5-密封件,6-外导体二,7-电缆内导体,8-电缆绝缘层,9-电缆外导体,10-膜缩管。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包括外导体一和外导体二,其特征在于:外导体二内部设置有接触件弹簧圈4。图2和图3显示了弹簧圈的结构。参见图4,本发明的独特之处在于采用外导体二6内部一段弹簧圈4圆弧作为支撑,由于铜具有较好的延展性,电缆外导紧贴在外导体二6的弹簧圈4圆弧上,在不改变两个接触点同时,又能很好的自由延展性;连接器外导体二6、弹簧圈和电缆外导体9相互径向的力共同夹紧电缆外导体,再加上装接后用膜缩管10热缩后可使连接器在与电缆配接后达到IP68的防水等级。由于不同于常规靠密封圈变形密封,所以此密封方式和电缆尺寸无关,配接任何厂家的7/8”同轴泄漏电缆同样都能达到很好的密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48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主令控制器
- 下一篇:吊装焦炉烟道弯管的专用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