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容器储能电池无线充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74938.6 | 申请日: | 2010-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5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徐燕;萧小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索垠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5/00 | 分类号: | H02J15/00;H02J17/00;H01G4/008;H01G4/08 |
代理公司: | 无锡互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6 | 代理人: | 王爱伟 |
地址: | 214125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器 电池 无线 充电 系统 | ||
1.一种电容器储能电池无线充电系统,其包括充电电源端和被充电电池端;所述充电电源端包括可与电源电性连接产生电磁信号的发送端线圈;所述被充电电池端包括接收端线圈以及与接收端线圈电性连接的电容器储能电池,所述电容器储能电池包括介电材料层以及位于介电材料层之间的平行交叉排列的正负电极层,充电时所述接收端线圈感应发送端线圈产生的电磁信号产生电流对所述电容器储能电池进行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储能电池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线圈通过电源控制器与电容器储能电池的正负电极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器储能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器包括输入电压转换器、输出电压转换器、稳压器、传感器、继电器、报警提示单元以及显示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器储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能够检测电容器储能电池的充电情况,当充电达到预定值时,可以通过报警提示单元提示充电完成,并由继电器自动切断充电线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器储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储能电池的充放电特性可以通过所述显示器显示。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器储能电池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线圈、电源控制器以及电容器储能电池形成一个密封的动力电源箱。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容器储能电池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的动力电源箱由绝缘和抗震、抗压、防水,能在-50℃至150℃的温度范围内工作的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密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储能电池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线圈和接收端线圈之间通过电磁感应或磁共振技术进行充电。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储能电池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储能电池的介电材料层为一层一层的介电薄膜叠加而成,所述介电薄膜为钛酸钡纳米材料、钛酸锶纳米材料或钛酸锶钡纳米材料等各种钛酸盐纳米材料制成,或者为各种掺杂稀土之后形成的稀土参杂钛酸钡纳米材料、稀土参杂钛酸锶纳米材料或稀土参杂钛酸锶钡纳米材料制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储能电池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储能电池的电极层为若干层电极薄膜片叠加形成,所述电极薄膜片的材料为高比表面电极材料与高纯介电材料的复合材料,其中所述高比表面电极材料可以是多孔活性炭、石墨烯或者其他电极材料,所述高纯介电材料可以是纯度≥99.995%的钛酸钡纳米粉体、稀土参杂钛酸钡纳米粉体、钛酸锶钡纳米粉体、稀土参杂钛酸锶钡纳米粉体或者高纯度的介电材料钛酸铜钙纳米粉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索垠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索垠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493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