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冻水泥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75294.2 | 申请日: | 2010-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5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宫世全;宫振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市铭源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7/42 | 分类号: | C04B7/42;C04B24/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103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冻 水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领域,具体的讲是涉及一种防冻水泥。
背景技术
建筑行业一般都是在室外施工,特别在冬季,室外温度在零度以下,水泥会动,因此将无法施工。目前,通常是使用外加剂,如早强剂、防冻剂等来防止水泥和混凝土的混合物在低温下冻坏,早强剂和防冻剂一般只能使水泥最低在零下10摄氏度时使用,并且早强剂和防冻剂的组成成分主要是含氯盐,含氯盐对水泥性能尤其是长期耐久性均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同时,水泥防冻剂和早强剂只是水泥的百分之几,经常存在搅拌不均匀的情况,使得防冻效果不明显,只能在部分地区使用,不能解决所有地区冬季施工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是要提供一种防冻水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防冻水泥。
本发明提供的防冻水泥由以下方法制得,包括原料粉碎和烘干、配料、粉磨、煅烧、搅拌、研磨,其特征在于:首先在水泥生料里面填入适当比例的防冻组份进行煅烧,在煅烧后的孰料内在添加入防冻组份,放入搅拌装置中充分搅拌后,进行共同研磨制成水泥成品。
所述防冻组份的组成成分为:偏铝酸钙、硫氰酸钠、水化硅酸钙、三乙醇胺、明矾、石膏。
所述防冻组份各组份占水泥生料的重量百分含量如下:偏铝酸钙:0.05~0.65%,硫氰酸钠:0.05~0.25%,水化硅酸钙:0.1~0.7%,三乙醇胺:0.05~0.65%,明矾:0.05~1.0%,石膏:0.03~0.65%。
所述防冻组份各组份占水泥熟料的重量百分含量如下:偏铝酸钙:0.1~0.3%,硫氰酸钠:0.1~0.2%,水化硅酸钙:0.2~0.6%,三乙醇胺:0.1~0.3%,明矾:0.2~0.6%,石膏:0.1~0.35%。
所述水化硅酸钙是由钙质材料、硅质材料和水制成,其中钙质材料与硅质材料的重量比为1.1~1.6∶1,水的重量以钙质材料和硅质材料的总重量比为3~4.5∶1。
本发明的生产方法中的原料粉碎和烘干、配料、粉磨、煅烧、研磨与普通水泥的生成过程相同,在配料的时候添加相应比例的防冻组份一起进行粉磨、煅烧,在煅烧后的孰料中添加相应比例的防冻组份,增加了一个搅拌环节,使个配料分布均匀、充分接触,然后经水泥研磨步骤仍然采用普通水泥的生成方法,最后制成水泥成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发明的防冻水泥中,采用明矾和硫氰酸钠作为早强剂。硫氰酸钠易溶于水,能使混凝土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下,促进水泥的水化过程,在单位时间内形成较多水化物,并参与水泥的水花作用,是混凝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到达抗冻临界强度,从而减少因突然降温对混凝土造成冻害的可能性。与三乙醇胺协同作用,早强效果更显著。并且采用硫氰酸钠代替硫酸钠减少了硫酸根的排放量避免了含硫物质的污染。
2、选用水化硅酸钙作为防冻组份,可以使水泥中含氯盐的含量大大降低,进而可以使由于含氯盐存在导致水泥劣化的现象等到解决,减少了对钢筋锈蚀破坏作用,同时可以大幅度提高水泥的强度。
3、选用三乙醇胺作为催化组份,它不参加水泥的水化反应,而是起到催化作用,加速水泥水化的过程。
4、选用偏铝酸钙作为阻锈组份,出来起到阻锈的作用外,还可以降低冰点,同时避免使用亚硝酸盐带来的污染。
5、选用石膏组份,具有一定的缓凝作用,少量的石膏具有这样的作用,大量的石膏会起到反作用,因而在使用时要精确注意石膏用量,不发明同时实验精确确定石膏的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并不因此将不发明限制在所诉的实施例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将水泥料原料粉碎和烘干后,在配料的时候加入防冻组份,各防冻组份及组份占水泥生料的重量百分含量如下:
偏铝酸钙: 0.05%
硫氰酸钠: 0.05%
水化硅酸钙:0.0%
三乙醇胺: 0.05%
明矾: 0.1%
石膏: 0.1%
水泥生料和上述组份一起粉磨后,进行煅烧,煅烧后在水泥熟料中加入防冻组份,各防冻组份及组份占水泥生料的重量百分含量如下:
偏铝酸钙: 0.1%
硫氰酸钠: 0.1%
水化硅酸钙:0.2%
三乙醇胺: 0.1%
明矾: 0.2%
石膏: 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市铭源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市铭源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52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榫头式框架复合木板材
- 下一篇:一种煤矿采煤机的有线指令发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