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合卫星轨道特性的光学遥感器信噪比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75566.9 | 申请日: | 201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1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满益云;阮宁娟;苏云;钟晓明;赵海博;许春晓;王殿中;鲍云飞;张智;李妥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7/497 | 分类号: | G01S7/497;G01S17/89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臧春喜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合 卫星 轨道 特性 光学 遥感 器信噪 确定 方法 | ||
1.一种结合卫星轨道特性的光学遥感器信噪比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卫星沿圆锥曲线运动,圆锥曲线的焦点F位于地心,则卫星轨道方程写成地心距r为:
卫星偏近点角E与真近点角f的关系是:
acosE=ae+rcosf
bsinE=rsinf
则卫星在以焦点F为原点的坐标位置为:
rcosf=a(cosE-e)
r=a(1-ecosE)
其中:e为卫星轨道偏心率;
a为卫星轨道长半轴;
b为卫星轨道短半轴;
(2)根据卫星在轨道上运动的近地点时刻tp,以及近地点时刻tp对应的真近点角f,此时f=0,得到GMT时刻卫星偏近点角E与时间关系为:
其中,T为卫星轨道的轨道周期,
a为卫星轨道的半长轴,μ=Gm,G为地心引力常数,m为地球质量;
(3)将卫星地心轨道坐标系Ox0y0z0与卫星赤道惯性坐标系OXYZ进行转换,得到卫星在赤道惯性坐标系中的坐标为:
其中:Ω为升交点赤经;
ω为卫星近地点俯角;
i为轨道倾角;
(4)在赤道惯性坐标系中,根据卫星的位置坐标(x,y,z)和地球自转角速度ωe得到卫星在GMT时刻星下点纬度:
纬度S1=Ω+tan-1[cositan(ω+f)]-ωe(GMT-tp)
(5)根据步骤(4)得到的卫星在GMT时刻太阳星下点纬度、太阳星下点纬度和卫星过顶时间t,得到当前成像GMT时刻目标点的太阳高度角θ:
θ=arcsin[sinS1×sinS2+sinS1cosS2cost];
其中:S1为卫星星下点纬度;
S2为太阳星下点纬度;
t为卫星过顶时间;
(6)根据地面目标反射率和太阳高度角θ,得到遥感器的入瞳辐亮度L;
遥感器的入瞳辐亮度L的计算公式为:
L=Lλτv(w·m-2·μm-1·sr-1)
式中,τv为上行大气透过率,
Lλ为地球表面的入射辐亮度,
式中,ρ为地面目标反射率;
H为地球表面的辐照度;
(7)利用遥感器的器件参数和步骤(6)得到的入瞳辐亮度L,得到遥感器像面获取的信号S为:
其中,N为TDICCD的积分级数,A为探测器单个像元面积,ε为次镜遮拦比,t为积分时间,λ为探测波长的平均值,η为器件量子效率,L为步骤(6)得到的遥感器入瞳辐亮度,F为光学系统的F数,h为普朗克常数,c为光速,Δλ为波长差;
(8)利用步骤(7)获取的信号S得到遥感器的信噪比为:
其中,N1为TDICCD的噪声,N2为遥感器电路噪声;
(9)利用步骤(8)得到的信噪比SNR与设定的遥感器信噪比SNR设定进行比较,当信噪比SNR比SNR设定值小时,则调整TDICCD的积分级数和遥感器的增益直到满足遥感器的信噪比要求,最后利用确定的遥感器信噪比设计遥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未经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556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