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伺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75779.1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8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G06F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伺服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伺服器,且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抽取式硬盘模组的伺服器。
背景技术
伺服器是为网络系统中服务各电脑的核心电脑,可提供网络使用者需要的磁盘与打印服务等功能,同时也可供各用户端彼此分享网络环境内的各项资源。伺服器的基本架构和一般的个人电脑大致相同,是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Memory)及输入/输出(I/O)设备等部件所组成,并由总线(Bus)在内部将其连接起来,通过北桥晶片连接中央处理器和存储器,而通过南桥晶片连接输入/输出设备等。伺服器按机箱结构来说大约经历了三个演变过程:从早期的塔式机箱到强调集中性能的机架式、再到高密度计算方式的刀片伺服器。
在此以机架伺服器为例,机架伺服器是一种外观按照统一标准设计的伺服器,配合机柜统一使用。可以说机架式是一种优化结构的塔式伺服器,它的设计宗旨主要是为了尽可能减少伺服器空间的占用。很多专业网络设备都是采用机架式的结构,其多为扁平式,就如同抽屉一般。例如交换机、路由器、硬件防火墙这些。机架伺服器的宽度为19英寸,高度以U为单位(1U=1.75英寸=44.45毫米),通常有1U,2U,3U,4U,5U,7U几种标准的伺服器。
机柜的尺寸也是采用通用的工业标准,通常从22U到42U不等。机柜内按U的高度有可拆卸的滑动拖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伺服器的标高灵活调节高度,以存放伺服器、集线器、磁片阵列柜等网络设备。伺服器摆放好后,它的所有I/O线全部从机柜的后方引出(机架伺服器的所有接口也在后方),统一安置在机柜的线槽中,一般贴有标号,便于管理。
随着伺服器运算能力的提升,其能量消耗成为企业越来越沉重的负担,低效或不合理的散热方式将造成伺服器更多不必要的能量消耗,因此如何有效增进伺服器的散热效率为当前重要的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伺服器,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本发明提出一种伺服器,包括机箱、硬盘模组及散热风扇。机箱具有前端、后端及两侧板。硬盘模组滑设于机箱内而适于从机箱的前端被拉出。硬盘模组包括硬盘架、多个隔板、多个硬盘及通风面板。硬盘架具有与侧板平行的第一侧及第二侧,第二侧具有硬盘插拔开口。隔板配置于硬盘架上且沿垂直于两侧板的方向间隔地排列。各隔板具有多个通风开槽及多个折壁。折壁分别连接于通风开槽的边缘。硬盘配置于硬盘架内。折壁承载硬盘。各硬盘适于沿对应的折壁相对硬盘架滑动而经由硬盘插拔开口抽离于或安装至硬盘架内。通风面板组装于硬盘架。当硬盘模组位于机箱内时,通风面板对位于机箱的前端,通风面板的一部分覆盖硬盘架且具有多个第一通风孔。散热风扇配置于机箱的后端。散热风扇适于提供散热气流,散热气流的一部分通过第一通风孔进入硬盘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隔板的上端及下端具有多个通风孔隙。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机箱的前端具有开口,硬盘模组适于从开口被拉出。当硬盘模组位于机箱内时,通风面板覆盖开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硬盘模组还包括锁固件。当硬盘模组位于机箱内时,锁固件适于将通风面板锁附于机箱。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硬盘模组还包括背板,固定于硬盘架的第一侧,其中背板具有多个通风开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通风开口对位于相邻的两硬盘的交界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通风开口包括多个第一开口及多个第二开口。各第一开口具有第一宽度。各第二开口具有第二宽度,第一开口位于第二开口与通风面板之间,第一宽度大于第二宽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板组装于隔板而适于电性连接硬盘。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通风面板的另一部分从第一侧延伸出且具有多个第二通风孔,散热气流的另一部分通过第二通风孔及通风开口进入硬盘架。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各隔板具有通风开槽及连接于通风开槽边缘的折壁,且硬盘承载于折壁上。藉此,散热风扇所产生的散热气流可依序通过这些通风开槽对硬盘进行散热,使伺服器及其硬盘模组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伺服器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伺服器的部分构件立体图。
图3为图1的硬盘模组从机箱被拉出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硬盘模组的立体图。
图5为图4的硬盘模组的部分构件立体图。
图6为图4的硬盘模组的局部侧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57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