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服务器上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76141.X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8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齐仲纪;曲忠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6 | 分类号: | G06F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服务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上电方法,且特别是关于一种服务器上电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工商发达、社会进步,相对提供的产品也主要针对便利、确实、经济实惠为主旨,因此,当前开发的产品也比以往更加进步,而得以贡献社会。
服务器作为硬件来说,通常是指那些具有较高计算能力,能够提供给多个使用者使用的计算机。服务器与PC机的不同点太多了,例如PC机在一个时刻通常只为一个使用者服务。服务器与主机不同,主机是通过终端给使用者使用的,服务器是通过网络给客户端使用者使用的。
根据不同的计算能力,服务器又分为工作群组级服务器,部门级服务器和企业级服务器。服务器操作系统是指执行在服务器硬件上的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需要管理和充分利用服务器硬件的计算能力并提供给服务器硬件上的软件使用。
一个服务器机架能够放数十块板子,而一个货柜或者机房又拥有众多的机架,如此一来大量机台同时上电会造成电力(power)的负荷(loading)过重。由于硬盘(HDD)对瞬间启用功耗影响很大,一般情况下开机上电后,电力的尖锋值容易出现在硬盘初始化阶段。一方面可能由于众尖峰值的迭加而给造成瞬间启用功耗过大,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输入过流而损坏硬盘。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方式,显然仍存在不便与缺陷,而有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相关领域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方式被发展完成。因此,如何能规避上电后电力的尖峰时刻,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也成为当前相关领域亟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方案是提供一种服务器上电方法,以规避上电后电力的尖峰时刻,分散电力的负荷,使其波形趋缓。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服务器具有多个性能相同的用电模块、多个连接器、及一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每一该用电模块经由各该连接器连接到该服务器,该服务器上电方法包括下列步骤:该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检测一延时上电设置;当检测到有延时上电设置时,该基本输入输出系统错开所述连接器的初始化时间;各该连接器分别进行初始化;当任一该连接器完成初始化后,该连接器电连接该连接器对应的该用电模块,以使该用电模块延时上电。
上述的延时上电设置包括:接受一用户输入的延迟时间;以及基于该延迟时间,设定这些连接器初始化时所错开的时间。
或者,上述的延时上电设置包括:随机设定这些连接器初始化时所错开的时间。
各该主板具有一基板管理控制器,该随机设定这些连接器初始化时所错开的时间包括下列步骤:初始化每一该基板管理控制器;利用每一该基板管理控制器去获取其对应的该主板的识别码,其中这些主板的这些识别码互不相同;以及基于每一该主板的识别码而产生对应的一延迟时间。
上述的服务器上电方法还包括:在轮到任一该连接器进行初始化,包括检查所述任一该连接器的操作模式,并暂存该操作模式。
上述的服务器可具有多个主板,各该主板具有多个所述用电模块和所述连接器,该基本输入输出系统错开所述连接器的初始化时间包括错开位于不同该主板上的所述连接器的初始化时间。
或者,该基本输入输出系统错开所述连接器的初始化时间进一步包括错开位于同一该主板上的所述连接器的初始化时间。
再者,错开位于同一该主板上的所述连接器的初始化时间进一步包括分别使能所述连接器。
上述的用电模块为硬盘模块。
于所述任一该连接器中找出所有连接该用电模块的连接器,并逐一对所述任一该连接器中所有连接硬盘的连接器上电。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助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1.本技术方案采取宏观上错开初始化连接器的时间及微观上逐个初始化连接器的方法来降低上电瞬间输入过流导致硬盘损坏的风险;以及
2.优化瞬间启用功耗,提高服务器的稳定性。
以下将以实施例对上述的说明以及接下来的实施方式做详细的描述,并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服务器上电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61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