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塔机基础转换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76591.9 | 申请日: | 201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1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曾长安;罗进元;张红明;段俊;黄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建筑机械化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0 | 分类号: | E02D15/00;E02D27/4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谭新民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础 转换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塔机,具体是塔机基础转换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塔机,作为建筑施工中的起重设备,其主要为施工提供垂直运输。许多建筑施工中都涉及到塔机穿过裙楼,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可节省占地面积,但裙楼需要在主楼施工完成后才能投入使用,这就使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塔机基础转换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塔机基础转换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混凝土结构柱上安装预埋板;
步骤2、在塔机的塔身上安装与塔身形成过盈配合的支座,并将支座连接在预埋板上;
步骤3、拆除支座下端的塔机基础;
步骤4、检测塔机的垂直度,在附着以上塔身自由端部分垂直度不大于千分之四,在附着以下的塔身的垂直度不大于千分之二。
所述的步骤1包括混凝土结构柱侧的预埋板安装,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1、定位,即标示钻孔位置,钻孔位置在主筋之间的位置;
步骤1.1.2、钻孔,钻孔时不得伤害混凝土结构柱的主筋;
步骤1.1.3、清孔,即钻孔完毕,检查孔深、孔径合格后将孔内粉尘用压缩空气吹出,再用毛刷将孔壁刷净,再次压缩空气吹孔,反复进行3~5次,直至孔内无灰尘碎屑;
步骤1.1.4、钢材除锈,即将钢材锚固长度范围的铁锈、油污应清除干净;
步骤1.1.5、锚固胶配制,即将植筋胶和配胶混合,并搅拌均匀;
步骤1.1.6、植筋,即将植筋胶直接流、捣进垂直孔中,或用Φ6.5细钢筋配合托胶板捣入水平孔中;
步骤1.1.7、静置硬化孔中的植筋胶;
步骤1.1.8、将预埋板与植筋螺栓塞焊。
所述的步骤1包括混凝土结构柱顶的预埋板安装,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2.1.1、剔除混凝土结构柱顶的混凝土保护层;
步骤1.2.1.2、将混凝土结构柱的主筋弯钩切断,露出主筋垂直部分,将主筋表面混凝土及杂物清理干净;
步骤1.2.1.3、将预埋板与混凝土结构柱主筋塞焊;
步骤1.2.1.4、用高强无收缩混凝土填实预埋板下的空隙;
步骤1.2.1.5、进行塞焊焊缝超声波探伤检测。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步骤1包括混凝土结构柱顶的预埋板安装,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2.2.1、在混凝土结构柱顶植筋;
步骤1.2.2.2、用箍筋将植筋螺栓连接在一起;
步骤1.2.2.3、混凝土结构柱顶埋板与植筋螺栓塞焊;
步骤1.2.2.4、在混凝土结构柱顶与预埋板之间浇筑高强无收缩混凝土。
所述的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将支座的支撑杆连接在预埋板上,并且在相邻的两根支撑杆之间连接支撑腹杆;
步骤2.2、将支座的箱形支承托架套设在塔机的塔身上,并将支撑杆连接在箱形支承托架的下端;
步骤2.3、在支承箱托架的上端面设置荷载过渡矩形箱梁,且荷载过渡矩形箱梁穿过塔机的塔身主肢内侧;
步骤2.4、在荷载过渡矩形箱梁的上端面设置与其接触的荷载转移矩形箱体,且将荷载转移矩形箱体连接在塔机的塔身上。
塔机的塔身上安装的支座的数量为两个,拆除的塔机基础位于两个支座中相对位置较低的支座下端。
所述的步骤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在塔机起重臂前方吊一标准节,在切断标高为30m下方标准节前架好两台经纬仪,在塔机的两个方位监测在基础转换过程中塔身的垂直度的变化;
步骤3.2、调整起重臂的前后臂力矩达到平衡;
步骤3.3、将塔机的要切断的第一个主肢用两个千斤顶来支撑上部,使千斤顶处于顶紧受力状态;
步骤3.4、切断第一主肢,降下千斤顶;
步骤3.5、采用步骤3.1~3.4,切断剩余塔身主肢。
所述的步骤4包括以下步骤:测量塔机防雷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先通过连接在混凝土结构柱上的支座对塔机进行支撑,再对塔机进行拆除,这样在支撑装置的转换过程中塔机不会倾覆。
(2)采用本发明所形成的支撑结构完成了对塔机的替换,且塔机继续正常为主楼工作时,其也不影响裙楼的使用。
(3)采用本发明的施工方法构成的支承替换结构,结构简单,自重较轻。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建筑机械化工程公司,未经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建筑机械化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65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粘结剂石墨制品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柔性面层土钉墙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