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过渡段零件测量用胀紧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76798.6 | 申请日: | 201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2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宋慧军;于菲;李赞;刘洪革;谭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2 | 分类号: | G01B21/02;B25B1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刘晓岚 |
地址: | 11004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渡 零件 测量 用胀紧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零件定位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过渡段零件测量用胀紧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的过渡段零件,体积较大,形状不规则,定位面比较粗糙,面轮廓度可达到2mm,且零件以一端类似梯形定位逐渐过渡为圆形定位,梯形端定位不同于一般圆形胀紧机构,不能一次性同时胀紧四周,过去采用最大实体原则定位零件的方口和圆口,确定零件的中心后再检测零件,但由于零件面轮廓度比较大,用最大实体原则,不能准确定位,影响测量过渡段零件的高度尺寸,从而造成加工零件不合格。同时由于定位的方口和圆口形状公差较大,三坐标测量机也无法测量过渡段零件的高度尺寸。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过渡段零件测量用胀紧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对过渡段零件的圆口端、方口端分别采用一次装夹圆周胀紧、双层双向胀紧的方式进行定位,消除了过渡段零件端口的面轮廓度公差,解决了定位误差影响测量过渡段零件高度尺寸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过渡段零件测量用胀紧定位装置包括圆口端胀紧机构、方口端胀紧机构、螺杆传动机构和底座;
所述底座上一端装配有螺杆传动机构,另一端装配有方口端胀紧机构,所述圆口端胀紧机构装配在螺杆传动机构上;
所述圆口端胀紧机构包括手柄A 、圆锥块、环形胀紧块、滑座、螺柱A、圆柱球销A、弹簧A、弹簧B、衬套A、衬套C;
所述螺柱A通过衬套A与滑座相连接,其一端以螺纹连接方式穿过手柄A,其另一端固定在圆锥块上,螺柱A与衬套A之间为间隙配合,衬套A与滑座之间为过盈配合;所述圆锥块为锥台形状,其外圆锥面的锥度为30°~60°,该圆锥块的内侧端面上有盲孔,盲孔内置有弹簧B,弹簧B的一端顶在该盲孔的底面上,另一端顶在滑座的内表面上;所述环形胀紧块整体为圆环形状,该环形胀紧块被均匀分割成至少四个扇形块,环形胀紧块的内圆面为圆锥面,其圆锥面的锥度与圆锥块的外圆锥面的锥度相同,所述圆锥块的外圆锥面贴合在环形胀紧块的内圆锥面上,环形胀紧块的外圆面上有一圈凹槽,该凹槽内环绕有弹簧A,在环形胀紧块的外侧端面的边缘处以环形胀紧块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固定有均匀分布的至少四个圆柱球销A,环形胀紧块的内侧端面与滑座的内表面相接触;所述螺柱A、圆锥块和环形胀紧块三者为同一轴线;
所述滑座的上部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嵌有衬套C,且衬套C的轴线与环形胀紧块的轴线平行,衬套C的外端面为测量基准面;
所述方口端胀紧机构包括上下胀紧机构、左右胀紧机构和支架;
所述上下胀紧机构包括手柄B、上下胀紧块、上滑块、下滑块、衬套B、弹簧C、弹簧E、圆柱球销B、挡销A;
所述左右胀紧机构包括手轮、左右胀紧块、左滑块、右滑块、螺柱B、弹簧D、弹簧F、挡销B;
所述支架中部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内固定有衬套C;
所述螺柱B的一端以螺纹连接方式穿过手轮,并通过衬套B依次与手柄B、衬套C、上下胀紧块相连接,其另一端固定在左右胀紧块上,螺柱B与衬套B之间、衬套B与衬套C之间均为间隙配合;所述螺柱B、衬套B和衬套C三者为同一轴线;
所述上下胀紧块为长方体,其上侧面、下侧面均为在宽度(即厚度)方向有倾角的斜面,倾角的角度为30°~60°,上下胀紧块的中心沿宽度方向有阶梯通孔;所述衬套B的一端其外表面为阶梯轴形状,其轴肩顶在上下胀紧块的阶梯通孔的端面上,衬套B的另一端以螺纹连接方式穿过手柄B;上下胀紧块的内表面有中心对称分布的至少两个盲孔,该盲孔内置有弹簧B,弹簧B的一端顶在该盲孔的底面上,另一端顶在支架的内表面上;
所述上滑块为长方体形状,其下侧面为在宽度(即厚度)方向有倾角的斜面,其倾角与上下胀紧块的上侧面的倾角相同;上滑块的下侧面贴合在上下胀紧块的上侧面上;上滑块的上侧面上固定有至少两个圆柱球销B和至少两个凹槽,该凹槽内置有弹簧C,弹簧C一端顶在该凹槽的底面上,另一端顶在位于凹槽内且固定在支架上的挡销A上;所述上滑块的内表面有纵向导向槽,支架的内表面上固定有纵向导向键,支架的内表面与上滑块的内表面相接触,且纵向导向键以间隙配合的方式插入上滑块的纵向导向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67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产生蒸气的鼠标
- 下一篇:具有加固结构的耐压液压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