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燃卷式窗帘及其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77918.4 | 申请日: | 201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8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纪俊玲;张聪;汪媛;费解东;何叶丽;王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常州依丽雅斯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H23/08 | 分类号: | A47H23/08;D06M15/26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 11353 | 代理人: | 雷志刚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燃 窗帘 及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燃材料及其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燃卷式窗帘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消防意识的提高,室内装修材料要求防火阻燃。一般的技术是采用在基材上增加阻燃材料,作为装饰板等等。像窗帘、壁纸一般是在基础材质上浸一层防火材料。
近年来,阻燃技术有复合纺和接枝技术,卤系和磷系共聚酯纤维、织物阻燃后整理等方法。复合纺和后接枝共聚要求技术条件和生产成本都高,因而不被普遍采用。卤素阻燃剂虽阻燃效果令人满意,但存在一系列的缺陷,如在燃烧时易释放出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的卤化氢气体,且在高温裂解及燃烧时产生有毒的多溴代并呋喃及多溴代二苯并戊烷,对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有报道采用无机化合物涂覆,也有报道采用多层织物(包括金属层以及绝热层)来屏蔽火焰的方法(如专利CN201015909),这样的处理方法,必然会增加织物的厚度,改变遮光性,对要求适当透光性的卷式窗帘不合适,且多层织物的处理工艺复杂,设备投资大,因此生产成本也提高很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阻燃卷式窗帘及其生产工艺,该阻燃卷式窗帘,阻燃效果好,且无黄变,可保持原本的光泽、遮透光性及柔韧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阻燃卷式窗帘,其窗帘面料正反面均有无色、透光的阻燃涂层,所述的阻燃涂层所用浆料包括下列组分,其质量百分比为:
环保型阻燃剂 10%~40%
环保型纳米粘合剂 10%~45%
增稠剂 2%~5%
水 45%~78
浆料中各组分含量质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为达到良好的阻燃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的环保型阻燃剂为氮磷化合物。
为使阻燃涂层与布面良好结合,同时又满足环保要求,作为优选,所述的环保型纳米粘合剂为丙烯酸酯类自交联乳液,不含APEO,不含甲醛。
作为优选,所述的增稠剂为聚丙烯酸阴离子型增稠剂。
为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有机于人体的身心健康,所述的阻燃涂层浆料组分还包括负氧离子整理剂,其结构特征为(OR)xM(OR),其中O为氧,R为有机基团,M为金属,X为X为1~14的整数。该负氧离子整理剂与阻燃剂浆料相溶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的负氧离子整理剂的质量含量为1~5%,涂布后布面产生的负氧离子量可达2500-30000个/厘米3。
前述的阻燃卷式窗帘的生产工艺,包括对卷式窗帘面料进行阻燃涂层工艺,所述的卷式窗帘面料的阻燃涂层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阻燃涂层浆料:对各组分进行称重配比,配制阻燃涂层浆料;
(2)工艺流程:
将配好的阻燃涂层浆料在卷式窗帘织物上进行正反双面涂层整理,90~130℃烘2~3min,160~195℃焙烘1~3min而得产品。
在卷式窗帘织物正反两面进行涂层,98℃-110℃烘2-3min,180℃-190℃焙烘2-3min,不仅保证了生产的工作效率,而且达到了理想的阻燃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经本发明提供的阻燃涂层整理方法,卷式窗帘阻燃性能优良,阻燃测试采用GB5455垂直燃烧法,按GB17591评定,可达B2级以上;
2、本发明对卷式窗帘面料进行阻燃涂层工艺过程中所采用助剂均为环保水系体系,本发明的阻燃卷式窗帘,无溶剂挥发污染,无甲醛,无APEO,燃烧时也无有毒气体释放;
3、本发明工艺简单,无需添加特殊设备,可进行连续生产;
4、本发明提供的阻燃涂层整理方法,也可结合其他工艺,一步实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仅供理解技术内容时参考,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阻燃卷式窗帘,其窗帘面料正反面均有无色、透光的阻燃涂层,其阻燃涂层所用浆料配方为:
环保型阻燃剂 15%
环保型纳米粘合剂 30%
增稠剂 2%
水 5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常州依丽雅斯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大学;常州依丽雅斯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79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