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盐菌种的培养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78070.7 | 申请日: | 201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5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崔丽;粱吉艳;王新;王惠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00 | 分类号: | C12N1/00;C02F3/34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 |
地址: | 11087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菌种 培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工、印染、石油开采等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耐盐菌种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海水的工业生产、有机化工、印染、石油开采等工业排放大量废水,这些废水中除了含有有机污染物外,还含有大量的无机盐, 如Cl- 、SO2- 、 Na+等离子。这类废水含盐浓度较高、污染严重,必须经处理后才能排放。况且,此类废水成分复杂、不具备回收价值、采用其他处理方法成本较高,因此生物处理仍是首选的方法。但是由于该类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盐,能够通过使微生物细胞脱水、质壁分离、使脱氢酶活性降低等方式抑制微生物生长,降低常规的生物法的处理效果。亟待开发高盐废水的工艺技术。
高盐废水生物处理的效果取决于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对于高盐的耐受性。因而高浓度含盐废水生物处理的关键是筛选出耐盐菌种加以培养,使之能够产生稳定的耐盐效果。本发明就是找出一种适用于耐盐菌种的培养方法,包括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在此种方法培养之下,普通的耐盐菌种能够很快地适应高盐废水的水质,在耐受高盐负荷的同时,降解其中的有机污染物,达到较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1、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耐盐微生物的培养方法,以使利用生物法治理高盐废水的企业得到高效的耐盐菌种,从而提高其处理效果。
2、技术方案: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耐盐菌种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耐盐菌种的培养基:酸水解酪素:3-6g,酵母膏:10-15g,蛋白胨:5-10g,柠檬酸三钠:1-10g,KCl:1-5g,MgSO4·7 H2O:15-20g,CaCl2:0.1-0.5g,FeSO4:0.001g,NaCl:70 g,将上述组分溶于1L自来水中,调整pH值为7-8;
(2)将溶液置于摇床上,摇床转速120-130rpm,培养温度25-35℃,培养45-50小时即可。
3、优点及效果:本发明中的培养方法非常适于耐盐菌种的生长,将此种培养方法培养的耐盐菌种接入高盐废水中,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为各种高盐废水的生物法处理提供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耐盐菌种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耐盐菌种的培养基:酸水解酪素:5g,酵母膏:12g,蛋白胨:6g,柠檬酸三钠:3g,KCl:3g,MgSO4·7 H2O:18g,CaCl2:0.2g,FeSO4:0.001g,NaCl:70 g,将上述组分溶于1L自来水中,调整pH值为7.2;
(2)将溶液置于摇床上,摇床转速120rpm,培养温度30℃,培养48小时即可。
实施例2:
一种耐盐菌种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耐盐菌种的培养基:酸水解酪素:3g,酵母膏:10g,蛋白胨:5g,柠檬酸三钠:10g,KCl:1g,MgSO4·7 H2O:15g,CaCl2:0.1g,FeSO4:0.001g,NaCl:65g,将上述组分溶于1L自来水中,调整pH值为8;
(2)将溶液置于摇床上,摇床转速130rpm,培养温度25℃,培养45小时即可。
实施例3:
一种耐盐菌种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耐盐菌种的培养基:酸水解酪素:6g,酵母膏:15g,蛋白胨:10g,柠檬酸三钠:1g,KCl:5g,MgSO4·7 H2O:20g,CaCl2:0.5g,FeSO4:0.001g,NaCl:75 g,将上述组分溶于1L自来水中,调整pH值为7;
(2)将溶液置于摇床上,摇床转速120rpm,培养温度35℃,培养50小时即可。
实施例4:
一种耐盐菌种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未经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80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