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幕墙柱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78424.8 | 申请日: | 201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9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戈祥林;石荣金;殷巧龙;唐际宇;张勋胜;郭鹏;吴柳宁;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E04B2/88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幕墙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幕墙柱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或者体量大的建筑在建筑安装施工的简约化和工业化,以及为了进一步改进建筑采光的要求,和提高施工效率和速度,幕墙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幕墙是由金属结构与板材组成,不承担主体结构载荷与作用的建筑外围维护结构,建筑幕墙不同于填充墙,它具有以下的特点:
1.它是由面板和支承结构组成的完整的结构系统;
2.它在自身平面内可以承受较大的变形或者相对于主体结构可以有足够的位移能力;
3.它是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的荷载和作用的围护结构。
鉴于幕墙的特点,特别是对于大型建筑的幕墙柱,为了可以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并达到一定强度,幕墙柱的内部构造通常都较为复杂。请参见图1,其为现有的一种大型建筑幕墙柱结构示意图。
此幕墙柱整体为箱形结构,由两块侧板11和前、后两块翼缘板12拼接而成,其中侧板11的一条边外形为弧形,使幕墙柱呈一弧形钢柱。
幕墙柱的箱体内部设置有一块纵向通长的隔板13以及多个水平隔板(图中未示),请参见图2,其为此幕墙柱的截面示意图。由此可见,在幕墙柱内部空间原本就不大的情况下,众多的隔板使其组装和焊接的空间更加狭小,导致拼接和组装都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幕墙柱制造方法,以解决幕墙柱拼接和组装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幕墙柱制造方法,用于制造大型建筑的幕墙柱,包括以下步骤:(1)在平台上划出幕墙柱的平面投影位置线,并设立胎架。(2)将其中一块侧板定位到胎架上。(3)将中间隔板与侧板定位焊接固定。(4)焊接组装另一侧板及前后翼缘板。
优选的,将其中一块侧板定位到胎架上之后还包括步骤:在侧板上划出隔板的安装位置线。
优选的,组装另一侧板之后包括步骤:采用压铁箱对上部侧板加重定位,确保侧板与隔板之间组合严密。
优选的,所述隔板包括纵向隔板及横向隔板,其中横向隔板与所述翼缘板之间采用电渣焊接的方式焊接。
优选的,在两块侧板及前后翼缘板组装完成后,采用埋弧焊接的方式将侧板与翼缘板之间的纵向焊缝焊接固定。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方法,对幕墙柱的制作采用散装方式进行组合,不仅拼接和组装过程简单,操作方便,还可以保证幕墙柱的焊接质量。此外,本发明在幕墙柱的制作初期以及过程中,多次采用平面投影位置线来辅助配合,可以保证各部件安装位置的精确性,有利于提高幕墙柱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大型建筑幕墙柱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幕墙柱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幕墙柱制造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搭设胎架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安装第一块侧板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安装纵隔板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安装横隔板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安装第二块侧板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安装前后翼缘板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横隔板与两块侧板电渣焊接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在上下端口处安装连接销轴板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安装幕墙柱上的横梁连接件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主要思想是采用散装的方式来组装幕墙柱,以侧板为胎架面,先将所有的纵向隔板和横向隔板组装焊接,再组装其余的侧板和翼缘板,使幕墙柱的制作简单化,同时可以保证内部的焊接质量。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制造大型建筑的幕墙柱。请参见图3,其为本发明幕墙柱制造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流程图。
S301,在平台上划出幕墙柱的平面投影位置线,并设立胎架。
S302,将其中一块侧板定位到胎架上。
S303,将中间隔板与侧板定位焊接固定。
S304,焊接组装另一侧板及前后翼缘板。
以下结合一个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图4是根据步骤301搭设的胎架示意图。此胎架是由多个支撑架41组成的,这些支撑架41均是安装在平台上的,用来支撑幕墙柱的一个侧面。平台上划有幕墙柱的平面投影位置线,包括相关中心线、端部企口线等,这些投影线均与胎架相配合,方便幕墙柱侧面的安装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84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清洗低飞溅无铅焊锡丝用助焊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切割用旋转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