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厌氧消化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78969.9 | 申请日: | 201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7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庞昌乐;董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张文宝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消化系统 | ||
1.一种模块化厌氧消化系统,由安装在保温室(4)内的多个相同的厌氧消化反应器(1)、料液罐(13)、沼液回流缓冲罐(22)、单向阀、沼气输送管(18)、集气总管(19)、用于调节温度的热源及温控装置(16),以及安装在保温室(4)外的沼液沼渣储存罐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消化反应器(1)的外部设有进液管、出液管、出气管和支撑脚,各管上均设有开关阀;多个相同的厌氧消化反应器(1)分为若干列串联叠放,同列各厌氧消化反应器用连接管件分别将上面厌氧消化反应器的出液管与下面厌氧消化反应器的进液管串联连通;相邻两列之间前一列最底层厌氧消化反应器出液管通过沼液回流缓冲罐(22)、沼液回流泵(21)和连接管件与后一列最上层厌氧消化反应器进液管连通;第一列最上层厌氧消化反应器的进液管通过连接管件及进料泵(20)与料液罐(13)连通;最后一列最底层厌氧消化反应器的出液管通过三通连接管件分别连接到料液罐(13)和保温室外沼液沼渣存储罐;保温室(4)内顶部设有一个集气总管(19),所有厌氧消化反应器(1)出气管都通过单向阀连接到沼气输送管(18)后汇集到集气总管(19),所述集气总管(19)上部设有一根导气管穿过保温室顶层连接到室外的集气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厌氧消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消化反应器(1)由楔形盖(23)和反应器壳体(24)组成;楔形盖(23)密封安装在反应器壳体(24)顶部;反应器壳体(24)内部设有进液井、出液井、隔板和污泥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厌氧消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分为高度相等的矩形隔板和“L”形隔板两种,均固定在所述反应器壳体(24)的内底面上,隔板高度低于所述反应器壳体高度;m块矩形隔板布置在一块“L”形隔板的内侧,将反应器壳体的底部分隔成m+1个矩形槽和一个“L”形槽,所述各个矩形槽和“L”形槽的底部均不相通,其中m≥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厌氧消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一侧中部至左上角均有一个矩形缺口,使所述矩形槽和“L”形槽相通形成一个折返式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厌氧消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床是一个上部敞开的容器,其四周封闭,床面为网状,床面上均匀布设若干穿过床面底部的网状结构垂直管;污泥床左端顶部还设有一封板,所述封板表面与隔板矩形缺口水平面平齐,右端立面板为L形斜面,所述L形斜面的平面伸出污泥床外并与上述封板上表面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模块化厌氧消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床放置在所述隔板形成的矩形槽和L形槽内,L形槽内沿直角边各放置一个污泥床;污泥床底部与槽底不接触;污泥床内装有2/3床高的多孔隙介质和厌氧消化污泥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模块化厌氧消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井与隔板高度相等,上井口处外侧连通进液管,与最外侧矩形槽相邻的进液井侧面中部位置设有进液口。
8.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模块化厌氧消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井高度与隔板的矩形缺口水平面平齐,出液井底部外侧面与出液管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厌氧消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液罐(13)上设置沼液回流口,该沼液回流口的位置低于最后一列末端厌氧消化反应器的出液管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厌氧消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沼液沼渣储存罐的排渣管上还设有厌氧消化污泥回流补充管路,该管路由污泥回流泵、开关阀和三通连接管件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896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山区村镇分散生活污水生态净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效率的含砷废水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