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日本囊对虾废旧精荚再植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79789.2 申请日: 2010-12-08
公开(公告)号: CN102077793A 公开(公告)日: 2011-06-01
发明(设计)人: 林琼武;黄加祺 申请(专利权)人: 厦门大学
主分类号: A01K61/00 分类号: A01K61/00
代理公司: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代理人: 马应森
地址: 361005 ***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日本 对虾 废旧 再植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海产虾类人工繁殖的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将日本囊对虾刚死亡和刚蜕壳雌亲虾的原有废旧精荚再次植入刚蜕壳雌亲虾纳精囊的方法。

背景技术

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是我国海水养殖的经济虾类之一,分布于我国黄海南部、台湾、南海北部沿岸浅水区域,它对温度的要求为18~28℃,介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斑节对虾(俗称草虾)(Penaeus monodon)和中国明对虾(Fennerpenaeus chinensis)之间;它对盐度的要求相对较高,可达34,与凡纳滨对虾在生态习性上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因此适宜在我国南方秋冬季和北方夏秋季养殖。尽管目前凡纳滨对虾在我国的养殖热潮高涨,日本囊对虾的养殖面积和苗种市场均受到严重的挤兑,但因其种属固有的特性,它仍是我国海水养殖不可或缺的养殖虾类。

日本囊对虾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养殖历史和广泛的养殖基础,近年来养殖总产量一直保持5万吨左右,养殖区域遍及南北沿海水域,南方地区养殖季节主要在10月至翌年5月,北方地区在4月至10月,因此,培育虾苗的生产也是周年不停。目前,用于培育虾苗的性腺成熟或近成熟雌亲虾均采捕于自然海区,主要产区在东海台湾海峡海域。据统计,每年雌亲虾需求量为60~80万尾。当前盛行的亲虾促熟技术对促熟过程蜕壳的亲虾无法利用,对亲虾的有效使用效率很低。而这部分亲虾的数量巨大,占亲虾总量的42%左右(1、林琼武.日本囊对虾亲虾促熟驯养过程的蜕壳和死亡节律[J]海洋科学,2000,24(10):9-11.)。已经产过卵的亲虾在经历产卵活动后再次蜕壳称之为经产蜕壳,经产蜕壳的亲虾实际上已经历了促熟过程的选择作用、经过了对“老弱病残者”的淘汰,能完成蜕壳的亲虾又获得新生,它们不仅完全适应了人工促熟环境,而且各项生物学指标都很好,是人工交配理想材料。然而,日本囊对虾的经产蜕壳亲虾在人工驯养条件下的自然交配和精荚移植的技术问题尚未解决,经产蜕壳的亲虾就因蜕壳时一起褪去原已交配的精荚而失去使用价值,令人痛惜!同时,由于实行休渔制度,日本囊对虾亲虾产区东海海域的休渔期(为6月1日~8月1日)也是日本囊对虾苗种需求最集中的时段,原本亲虾来源就紧缺,再加上休渔,亲虾紧缺已成为养殖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精荚移植和输精管移植都是对虾人工繁殖技术的组成部分。Persyn采用手指挤出雄性对虾精荚,首次成功实现精荚移植(2、Persyn H O.Artificial insemination of shrimp:invention methods[M].United States Patent,1977)。随后由于电刺激精荚排放方法的实现(3、Sandifer P A,Lynn J W.Artificial insemination of Caridean shrimp[A]in:Clark Jr W.H.& Adam T.S.(Editors)Advances in Invertebrate Reproduction Elsevier[C].North-Holland,Amsterdam,1980:271-288.),极大的推动了虾类精荚移植人工授精研究的进行。目前,精荚人工移植的方法仍是虾类人工交配的主要手段,得到了众多学者的采纳。纳精囊类型不同,移植方法也不一样。Bray等(4、Bray W A,Chamberlain G W,Lawrence A L.Increased larval production of Penaeus setiferus by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duting sourcing cruises[J]World Maricult Soc,1982,13:123-133)移走人工排出的精荚的精子团,将其放于纳精囊为开放型的北美白对虾(Penaeus setiferus)第三对步足基部生殖孔前方。因为粘附的精荚很易于脱落,精荚的移植一般在产卵前进行。在纳精囊为封闭型种类脱皮间期或雌体体壳还很软时,精荚可以移植(5、Laubier-Bonichon A,Ponticelli A.Artificial laying of spermatophore on females of the prawn Penaeus japonicus[J].World Conf.on Aquaculture,1981,21-25)。Muthu和laxminarayanan(Muthu M S.Artificial insemination of Penaeus monodon[J].Mar Fish Res(Taiwan),1986,401:37-38)移植了斑节对虾电激排的精荚到刚脱皮的、眼柄切除的雌体,移植的精荚保留在雌体中直到下一次脱皮。Lin和Hanyu采用输精管片段成功的进行了池养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的人工授精。这些作者通过蛋白酶消化精荚呈精子流,然后将这些浓缩的精子团移植到产卵前的雌体纳精囊。王清印等(6、王清印,杨丛海,麻次松,等.对虾输精管用于人工授精的研究[J].海洋水产研究,1989,10:69-72.)报道了中国明对虾精荚的人工保存和移植后的授精效果;包振民等(7、包振民,张全启,崔波.中国对虾体外人工授精方法研究[J].齐鲁渔业,1995,12(1):15-17.)对中国明对虾进行体外人工授精方法的研究并取得成功。常规人工交配的方法主要有精荚移植和输精管移植,罗坤等(8、罗坤,张天时,田炎炎,等.中国对虾四种人工授精方法的比较分析[J].水产学报,2006,30(3):367-370.)在两种常规人工交配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精荚切块移植和精液移植两种新的人工交配方法并具有较高的授精成功率、卵子受精率和幼体孵化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97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