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窄脉冲偏振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79815.1 | 申请日: | 201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4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谭敬;孙力军;何灼容;徐啸;王彦入;张宇科;曾依满;季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3/102 | 分类号: | H01S3/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侯懋琪 |
地址: | 400065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 偏振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偏振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窄脉冲偏振控制器。
背景技术
新一代高功率固体激光聚变驱动器光脉冲产生系统大都采用了先进的全光纤固化技术方案,为了实现多路光脉冲产生系统长期稳定输出,系统偏振控制至关重要,美国NIF装置光脉冲产生系统大量采用了单偏振光纤、保偏器件及偏振控制器来实现系统的偏振稳定,需要对系统中的偏振态有针对性的进行控制。由于国内针对1um波导的偏振元器件体系还不健全,神光III激光装置光脉冲产生系统采用全单模光纤进行脉冲信号传输,因此系统输出偏振稳定性尤为关键。现有的偏振控制器只是基于直流光设计的,对于脉冲光偏振控制器需要开发。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窄脉冲偏振控制器,包括顺序连接的光源、电动可调偏振控制器、起偏器、输出端,其改进在于:在光源与电动可调偏振控制器之间插入参考信号检测电路,在起偏器与输出端之间插入反馈信号检测电路;参考信号检测电路和反馈信号检测电路都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的输出经D/A转换器后连接到电动可调偏振控制器。
所述参考信号检测电路,包括:耦合器、光电转换器一、信号调理电路一、比较器和峰值保持电路一;
其中,耦合器的输入与光源连接,耦合器的其中一路输出与电动可调偏振控制器连接,耦合器的另一路输出与光电转换器一连接;
光电转换器一的输出连接到信号调理电路一,信号调理电路一的一路输出连接到比较器,信号调理电路一的另一路输出连接到峰值保持电路一;
比较器的输出作为中断控制信号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
峰值保持电路一的输出经A/D转换器后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
所述耦合器为普通单模耦合器,其分光比为99:1,1%的光输入到光电转换器一,99%的光输入到电动可调偏振控制器。
所述反馈信号检测电路,包括:保偏耦合器、光电转换器二、信号调理电路二和峰值保持电路二;
其中,保偏耦合器的输入与起偏器连接,保偏耦合器的一路输出连接到输出端,保偏耦合器的另一路输出连接到光电转换器二;
光电转换器二的输出连接到信号调理电路二,信号调理电路二的输出连接到峰值保持电路二;
峰值保持电路二的输出经A/D转换器后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
所述保偏耦合器的分光比为95:5,5%的光输入光电转换器二,95%的光输入到输出端。
前述峰值保持电路一和峰值保持电路二均采用跨导型峰值保持电路。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温度适应性强,控制精度高,稳偏效果好,可广泛应用于窄脉冲、低重频系统中偏振的主动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结构为:包括顺序连接的光源、电动可调偏振控制器、起偏器、输出端,其改进在于:在光源与电动可调偏振控制器之间插入参考信号检测电路,在起偏器与输出端之间插入反馈信号检测电路;参考信号检测电路和反馈信号检测电路都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的输出经D/A转换器后连接到电动可调偏振控制器。
所述参考信号检测电路,包括:耦合器、光电转换器一、信号调理电路一、比较器和峰值保持电路一;其中,耦合器的输入与光源连接,耦合器的其中一路输出与电动可调偏振控制器连接,耦合器的另一路输出与光电转换器一连接;光电转换器一的输出连接到信号调理电路一,信号调理电路一的一路输出连接到比较器,信号调理电路一的另一路输出连接到峰值保持电路一;比较器的输出作为中断控制信号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峰值保持电路一的输出经A/D转换器后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
所述反馈信号检测电路,包括:保偏耦合器、光电转换器二、信号调理电路二和峰值保持电路二;其中,保偏耦合器的输入与起偏器连接,保偏耦合器的一路输出连接到输出端,保偏耦合器的另一路输出连接到光电转换器二;光电转换器二的输出连接到信号调理电路二,信号调理电路二的输出连接到峰值保持电路二;峰值保持电路二的输出经A/D转换器后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98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