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流道氧枪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80132.8 | 申请日: | 201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2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盖东兴;邵远敬;叶理德;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F27D3/1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流 道氧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转炉炼钢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流道氧枪。
背景技术
转炉炼钢技术是以铁水、废钢、铁合金为主要原料,不借助外加能源,靠铁水本身的物理热和铁水中Si、C、P、S等与氧气化学反应产生热量,通过生石灰、萤石、白云石等造渣料去除生成的杂质,转炉炼钢释放的多余的热量通过分批加入铁矿石、氧化铁皮等冷却剂以控制钢水温度。转炉炼钢是最主要的炼钢方式,在我国占到总钢产量的80%以上,其具有生产效率高、钢种质量好、生产成本低、建设投资省等优点。
转炉炼钢过程加入的冷却剂只能分成几个批次,不能控制转炉内钢水温度的平稳变化,另外加入的铁矿石等也会带入S、P、Si等杂质,从而增加了转炉炼钢的负担,影响了钢水的质量。
传统的冷却剂有待改进,需提供相应的氧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流道氧枪,该氧枪具有双流道,可通CO2。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双流道氧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中心管、第二层管、第三层管、第四层管;中心管的上端、下端均为封闭端,中心管的上端部设有连接口并分别与主氧气管、氮气管相连通,主氧气管、氮气管上均设有阀门,中心管的下端设有主喷口,主喷口与中心管内的主流道相连通;中心管外套有第二层管,第二层管的上端、下端均与中心管焊接封闭,第二层管与中心管之间形成副流道,第二层管的上端部设有连接口并分别与副氧气管、二氧化碳气管相连通,副氧气管、二氧化碳气管上均设有阀门,第二层管的下端设有副喷口,副喷口与副流道相连通;
第二层管外套有第三层管,第三层管的上端与第二层管焊接封闭,第三层管与第二层管之间形成冷却水进水流道,第三层管的上端部设有连接口并与冷却水进水管相连通,冷却水进水管上设有阀门;第三层管外套有第四层管,第四层管的上端与第三层管焊接封闭,第四层管的下端与第二层管焊接封闭,第三层管的下端位于第四层管与第二层管之间,第四层管与第三层管之间形成冷却水回水流道,冷却水回水流道与冷却水进水流道相连通,第四层管的上端部设有连接口并与冷却水回水管相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中心管内为主流道,第二层管与中心管之间形成副流道,即形成双流道,主流道内通氧气,副流道内可通冷却剂CO2。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双流道氧枪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心管,2-第二层管,3-第三层管,4-第四层管,5-副喷口,6-主喷口,7-主流道,8-副流道,9-冷却水进水流道,10-冷却水回水流道,11-冷却水回水管,12-冷却水进水管,13-主氧气管,14-氮气管,15-副氧气管,16-二氧化碳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双流道氧枪,它包括中心管1、第二层管2、第三层管3、第四层管4;中心管1的上端、下端均为封闭端,中心管1的上端部设有连接口并分别与主氧气管13、氮气管14相连通(主氧气管13、氮气管14通过开启阀门,均可与中心管1内的主流道7相连通),主氧气管13、氮气管14上均设有阀门,中心管1的下端设有主喷口6,主喷口6与中心管1内的主流道7相连通;中心管1外套有第二层管2,第二层管2的上端、下端均与中心管1焊接封闭,第二层管2与中心管1之间形成副流道8,第二层管2的上端部设有连接口并分别与副氧气管15、二氧化碳气管16相连通(副氧气管15、二氧化碳气管16通过开启阀门,均可与副流道8相连通),副氧气管15、二氧化碳气管16上均设有阀门,第二层管2的下端设有副喷口5,副喷口5与副流道8相连通;
第二层管2外套有第三层管3,第三层管3的上端与第二层管2焊接封闭,第三层管3与第二层管2之间形成冷却水进水流道9,第三层管3的上端部设有连接口并与冷却水进水管12相连通(冷却水进水管12通过开启阀门,可与冷却水进水流道9相连通),冷却水进水管12上设有阀门;第三层管3外套有第四层管4,第四层管4的上端与第三层管3焊接封闭,第四层管4的下端与第二层管2焊接封闭,第三层管3的下端位于第四层管4与第二层管2之间(悬空状态),第四层管4与第三层管3之间形成冷却水回水流道10,冷却水回水流道10与冷却水进水流道9相连通,第四层管4的上端部设有连接口并与冷却水回水管11相连通(冷却水回水管11通过开启阀门,可与冷却水回水流道10相连通)。各流道之间相互独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01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相电动机缺相保护电路
- 下一篇:高压电力电缆分支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