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簧垫圈弹性试验高度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80728.8 | 申请日: | 201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2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勇;李瑞;俞敏波;李周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5/02 | 分类号: | G01B5/02;G01N3/5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沈孝敬 |
地址: | 310015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垫圈 弹性 试验 高度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度测量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弹簧垫圈弹性试验高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国标GB/T94.1-2008要求,弹簧垫圈需要进行弹性试验。即将弹簧垫圈按规定的试验载荷连续加载3次后,测量其自由高度。
通常自由高度的测量,总是测试人员保持视线与弹簧垫圈水平放置的位置齐平,如图1所示。将高度尺移至弹簧垫圈最高点附近,再手动微调,微调到垫圈最高点与卡尺上端接触。记下卡尺读数即为弹簧垫圈弹性试验的自由高度。
但此测量方法产生两个问题。第一,“保持视线与弹簧垫圈水平放置的位置齐平”,只能是测试人员尽力而为的事情。不同的测试人员,高矮不一,且水平视线也不一样。如果从上斜视或从下斜视,测量结果会有较大差别。第二,“微调到垫圈最高点与卡尺上端接触”,此接触也只能是人为决定,不同的测试人员,手感肯定有所不同,多压了一点算接触,稍稍压上也算接触。得出的测量结果也会有较大差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可精确测量弹簧垫圈弹性的测量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弹簧垫圈弹性试验高度测量装置,包括高度尺、底座、金属台板和控制电路,所述的高度尺包括基座、标尺、游标和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台板和高度尺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的游标置于金属台板正上方,所述的底座上还设有接触指示灯和/或蜂鸣器,所述的控制电路与所述的金属台板、指示灯和/或蜂鸣器电连接,并在游标与被测垫圈接触后驱动所述的指示灯和/或蜂鸣器导通工作。
本发明的弹簧垫圈弹性试验高度测量装置,当测试人员将被测弹簧垫圈按原加载负荷方向水平放置在金属台板上后,将高度尺的游标移至弹簧垫圈最高点附近,再手动调节微调装置使游标慢慢下移。当被测弹簧垫圈最高点与游标接触后,蜂鸣器会报警,或LED红色灯亮,或者两同时报警。此时就可读取数据。
本发明的测量装置,无需测试人员一直保持视线与弹簧垫圈水平放置的位置齐平,更不用担心物理接触多少的问题,使得不同的测量人员得出的测量结果基本相同,误差很小。并且结果重复测量的一致性的问题也得到解决。此外,本发明简单实用,在实际应用中,其测试效率、测试精确度和一致性相当高,并得到实践的充分论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轴测图。
图4是本发明的控制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弹簧垫圈弹性试验高度测量装置,包括高度尺、底座1、金属台板8和控制电路,所述的高度尺包括基座3、标尺4、游标6和微调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台板8和高度尺通过螺钉2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的游标6置于金属台板8正上方,所述的底座1上还设有接触指示灯9、蜂鸣器11和电源指示灯10,所述的控制电路与所述的金属台板1、指示灯9、蜂鸣器11和电源指示灯10电连接,并在游标6与被测垫圈7接触后驱动所述的接触指示灯9和蜂鸣器11导通工作。
参照图4,本发明的控制电路,包括开关K1、开关K2、电阻R1、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蜂鸣器F和电源E,电阻R1和发光二极管LED1串联构成的电源指示支路与开关K2、发光二极管LED2和蜂鸣器F串联构成的报警支路并联后再串联开关K1,最后连接到电源E两端。
其中开关K1为电源总开关,发光二极管LED1为电源指示灯(即图2、3中的标记10),在电源开通时发光;发光二极管LED2为接触指示灯(即图2、3中的标记9),蜂鸣器F在图2、3中的标记为11。当游标6与被测垫圈7接触后,开关K2闭合,报警支路导通,发光二极管LED2和蜂鸣器F工作,发出报警指不。
本发明按以下方法进行测试:测试人员将被测弹簧垫圈7按原加载负荷方向水平放置在金属台板8上后,将高度尺的游标移至弹簧垫圈最高点附近,再手动调节微调装置5使游标慢慢下移。当被测弹簧垫圈7最高点与游标接触后,控制电路导通,蜂鸣器会报警,同时LED红色灯亮。
应该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发明实质精神范围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所,未经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07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