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管线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80954.6 | 申请日: | 201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4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潘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立超 |
主分类号: | H02G9/00 | 分类号: | H02G9/00;H02G9/02;H02G9/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 代理人: | 陈安平 |
地址: | 518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管线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管线迁移和维护,具体涉及一种成本低、施工方便的通信管线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益繁荣,地铁工程建设和市政道路建设和修缮也如火如荼。而管线迁改工程又是整个地铁和市政施工建设的头道工序,随之影响着整个地铁及市政施工节点进度。通信管线包括外部的通信保护套管和内部通讯缆线,通信管线迁移须在管道迁移的基础上还要尽可能避免通信中断,以及迁移后的通信安全保护。目前,所有通信管线迁移采用常规通信管线迁移施工方法,具体为缆线割接、迁改方式,即:在车站施工前期,首先将通信管线全部迁出施工区域,待车站建设完毕后,恢复原有的通信管线。碰到地下管线较多区域,通信管线迁改还会跟随主体的倒边施工,进行三次、四次迁改。每一次迁改通信管线都须割接、使用新的电缆或光缆替换被迁改的通信缆线,除了造成通信中断外还会花去大量的时间和额外费用。这不仅仅对通信网络的质量、安全造成较大影响,也使得迁改通信管线成本过大,同时施工周期加长。
现有缆线割接、迁改方式,具体包括步骤:
1) 新建通信管道,连接原有通信管道;
2) 布放光电缆;
3) 核查光电缆内用户资料、业务资料;
4) 申报割接方案及计划(申报割接计划需要提前45天,45天);
5) 割接光电缆;
6) 拆除原有光电缆及管道;
7) 割接光电缆资料系统录入和变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通信管线施工方法,在迁改过程中能避免或减少缆线割接。
本发明技术问题这样解决:构建一种通信管线施工方法,利用可沿管道方向打开的组合管,包括以下步骤:
剖开或破坏通信管线的保护套管;
不割接所述通信管线的通信缆线,直接将所述通信缆线放入布设在迁移位置处的所述组合管内;
封闭所述组合管。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但不限制于以下两种:
㈠一次性永久迁改:直接从原始位置移动迁移位置,如:地铁的出入口、风亭等永久性地面建筑上的通信管线;
㈡回迁,即:还包括事先将所述通信管线从施工区域移出迁改区域,所述迁移是回迁。例如:回迁通信管线、垂直跨越主体通信管线或维护结构上通信管线。其中:
①在所述迁改区域内人手井中的托架上须预留回迁余量的所述通信缆线;
②在所述迁改区域内人手井中不交叉放置所述通信缆线,可以是平行、分组平行,也可以不平行但在人手井中不交叉,优选分组平行;
③在所述迁改区域从上到下依次放置大对数电缆、小对数电缆和光缆;
④在所述迁改区域内人手井中全部所述通信缆线都是一整根的,即:不是通过接头连接的二根通信缆线。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施工方法,所述通信缆线是电缆或光缆。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施工方法,所述组合管道由二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放置在所述迁移位置处,第二部分盖在第一部分上。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施工方法,所述组合管的结构形式包括但不限制于以下四种,其中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沿管道垂直方向的截面一起围合成圆形或椭圆形,优选圆形,特殊情况下也可是方形:
㈠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是完全分开的大小形状相同的两半;
㈡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是完全分开的大小形状不相同的两半;
㈢所述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是一边活动枢接、另一边分开的大小形状相同的两半;
㈣所述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是一边活动枢接、另一边分开的大小形状不同的两半。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施工方法,所述封闭包括使用胶粘剂和加固螺钉。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施工方法,所述组合管道采用错位扣合连接可适应各种长度的通信缆线。
本发明提供的通信管线施工方法,采用先放内部缆线再组合保护套管的方式进行迁移,避免了传统迁移所须的缆线割接,减少迁改的复杂性,不影响通信。同时由于在工程过程中劳动强度低、工程进度快,并且管材本身的价格比较合理,整个工程的造价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从而可节省大量投资,获得无法预料的巨大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使用的组合管横截面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组合管中相同的二部分组件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人手井中一种光电缆捆盘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人手井中另一种光电缆捆盘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立超,未经潘立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09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