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输入输出通信系统的传输模式切换的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81340.X | 申请日: | 2010-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5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曦;毛旭;谢人超;李屹;纪红;李希金;王成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06 | 分类号: | H04L1/06;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孟丽娟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入输出 通信 系统 传输 模式 切换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多输入输出通信系统的传输模式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用户的服务质量请求特性将用户分为两大类:实时服务请求的用户与非实时服务请求的用户;
对于实时服务请求的用户,根据编码后的码本的最小欧氏距离来实现空间复用传输模式和空间分集传输模式之间的切换;对于非实时服务请求的用户,根据用户的传输容量来实现空间复用传输模式和空间分集传输模式之间的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于实时服务请求的用户,根据编码后的码本的最小欧氏距离来实现空间复用传输模式和空间分集传输模式之间的切换,包括:
对于实时服务请求的用户,分别计算出空间复用传输模式和空间分集传输模式对应的编码后的码本的最小欧氏距离;
当空间复用传输模式对应的编码后的码本的最小欧氏距离大于或等于空间分集传输模式对应的编码后的码本的最小欧氏距离时,则采用空间复用传输模式;否则,采用空间分集传输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别计算出空间复用传输模式和空间分集传输模式对应的编码后的码本的最小欧氏距离,包括:
当采用空间复用传输模式时,编码后的码本的最小欧氏距离的计算方法如下:
所述H为Nr×Nt维的信道传输矩阵,Nt为基站端的发送天线的个数,Nr为用户端的接收天线的个数,q和c分别表示码本空间中的一个码字;当采用空间分集传输模式时,编码后的码本的最小欧氏距离的计算方法如下:
所述为空间分集传输模式对应的星座最小平方距离,所述λn为矩阵H的第n个奇异值,所述l=min(Nt,N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134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雀舌茶制作工艺
- 下一篇:一种数据存储系统及其数据存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