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造纸车间热环境设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81370.0 | 申请日: | 201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2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泽洪;龚光彩;孙支东;王华;李国庆;刘元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李由 |
地址: | 41000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造纸 车间 环境设计 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造纸车间热环境设计方法,特别是大空间造纸工业厂房内的空气温度分布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自然通风的工业热厂房内温度分布比较复杂,热源上部产生的热气流在浮力的作用下上升,并不断卷吸周围的空气。在卷吸作用、后续新风的推动作用、排风口的抽吸作用下,地板上方的新鲜空气缓慢上移,于是工作区的混浊空气为后续的新风所置换,形成温度分层,上部为温度较高的污浊空气区域,下部为温度较低的清洁空气区域。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置换式自然通风。在强热流的车间内,车间内热源上部的热射流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卷入周围空气,热射流的温度逐渐下降。
高大厂房多以低速送风,气流以类似层流的活塞流的状态缓慢向上移动,到达一定高度后受热源和顶板的影响,发生紊流现象,产生紊流区。气流产生热力分层现象,出现两个区域:下部单向流动区和上部混合区。空气温度场在这两个区域有非常明显的不同特性,下部单向流动区存在明显垂直温度梯度,而上部紊流混合区温度场则比较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造纸车间热环境设计方法,使造纸工业厂房热环境合理设置,为工作人员提供安全、健康的热环境。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造纸车间热环境设计方法,确定大空间造纸工业厂房温度分布,采用如下方法来计算:
(1)夏季温度设计按公式dT/dh=0.1h+0.3计算进行设计,式中:T- h高度处的温度(℃),T0-造纸厂房1m高度的温度(℃);
(2)冬季温度设计按公式dT/dh=-0.12h+0.9计算进行设计,式中:T-h高度处的温度 (℃),T0-造纸厂房1m高度的温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根据这两个公式设计的温度分布,车间热环境满足健康、安全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介绍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造纸车间热环境设计方法。
1号造纸车间位于东经117度,北纬35度,冬季寒冷干燥,四季特征分明。年平均气温17℃。车间长×宽×高=240m×36m×16.5m,设计纸张生产能力30万吨/年。
2号造纸车间位于东经113度,北纬29度,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湿润。车间长×宽×高=225m×28m×16m,设计纸张生产能力30万吨/年。
3号造纸车间位于东经113度,北纬23度,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温和多雨。车间长×宽×高=302m×41m×22.8m,设计纸张生产能力30万吨/年。
4号造纸车间位于东经121度,北纬29度,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和湿润。车间长×宽×高=477m×56m×26.2m,设计纸张生产能力70万吨/年。
以上实施例均按以下方法计算设计:
夏季温度设计按公式dT/dh=0.1h+0.3计算进行设计,车间1m至1.5m的平均温升为0.8℃,1m到3.0m处的平均温升为1.6℃,1m到4.5m的平均温升达到了2.7℃,1m到6m的平均温升更是达到了4.5℃,满足使用要求。
冬季温度设计按公式dT/dh=-0.12h+0.9计算进行设计,车间1m至1.5m的平均温升为0.7℃,1m到3.0m处的平均温升为1.5℃,1m到4.5m的平均温升达到了2.2℃,1m到6m的平均温升为2.7℃,在4.5m人员活动区域满足要求。
计算数据如附表。
附表 温度计算数据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13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