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患者疾病的无创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81418.8 | 申请日: | 201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9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姜琛昱;王帆;檀慧明;崔锦江;施燕博;田玉冰;董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7/64 | 分类号: | G01N27/64;A61B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患者 疾病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患者疾病的检测装置,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患者疾病的无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用于实施疾病诊断的过程中,都会进行人体的样品采集。而不论血糖还是其他疾病的测量,通常都需要进行抽血。这个过程取决于医务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患者的血管系统,有时多次刺穿血管容易引起患者的不适,同时该检测方法无法做到实时在线检测,在紧急情况下特别不利。因此,如何实现无创的疾病检测,成了新的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患者疾病的无创检测装置。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患者疾病的无创检测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患者疾病的无创检测装置,包括一计算机,还包括一激光器、一压电同步触发器、一进气口、一机械泵及分子泵级联组、一光电探测器和一飞行管,所述激光器置于所述飞行管的前端,所述压电同步触发器连接所述激光器,用于触发所述激光器发射激光进入到所述飞行管中,所述飞行管的管壁内依次设置有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区域构成反向电压区,所述第二电极与第三电极之间的区域构成正向电压区, 所述第三电极之后的区域构成无场飞行区,所述压电同步触发器和进气口设置在所述飞行管的反向电压区之前的区域位置上,所述机械泵及分子泵级联组连接在所述飞行管的正向电压区的区域位置上,所述光电探测器设置在所述飞行管的无场飞行区的末端并与所述计算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光电探测器为微通道板光电探测器。
一种用于患者疾病的无创检测装置的检测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患者的分析物通过进气口进入飞行管中;
b)通过机械泵及分子泵联级组将电磁波与患者的分析物发生作用;
c)选择合适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的极性使得所述飞行管有足够的电场强度,使发生作用后的粒子获得足够的漂移能量以到达光电探测器;
d)通过计算机鉴别多条分析物的特征谱线。
进一步的,所述分析物为患者的呼吸气体、尿液及组织表面体液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波的波长在近红外区。
优选的,所述电磁波的波长在600nm和1200nm之间。
优选的,所述电磁波的波长在800nm和1200nm之间。
优选的,本发明的用于患者疾病的无创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可用于实现血糖的无创检测。
优选的,本发明的用于患者疾病的无创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可用于实现呼吸器官疾病的无创检测。
优选的,本发明的用于患者疾病的无创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可用于实现肺癌的无创检测。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呼吸气体进入已经抽至真空度为10-2Pa的飞行管8后,激光与气体发生作用,通过调节激光的能量,使激光与气体实现定向电离,比如:丙酮(C3H6O)定向电离为C3H5O+,NO电离为NO+。这些粒子经过反向电压后,速度先变为0,然后在加速电场的作用下,其动能为
其中,E为加速电场强度,v为粒子所获得的速度,m为粒子的质量,q为粒子的电量。
在长为L的飞行管8中,加速电压一定的情况下,该粒子到达光电探测器的时间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14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浓缩紫薯汁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具有延长的接地触头的电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