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喹啉分散剂MF及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81482.6 | 申请日: | 201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4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蒋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盛通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7/12 | 分类号: | B01F1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1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喹啉 分散剂 mf 生产工艺 | ||
1.一种无喹啉分散剂MF,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剂MF中包括有重量百分比分别为:35%的α-甲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和65%β-甲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所述α-甲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与β-甲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的分子结构式分别为:
2.一种无喹啉分散剂MF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第一步:将十六碳甲基萘投入反应釜,然后将反应釜内的原料加热到50℃~60℃;
第二步:在第一步完成后向反应釜内加入无机酸,并搅拌1~1.5小时,然后再将加入的无机酸分离出来,得到精制的十六碳甲基萘;
第三步:将精制的十六碳甲基萘升温至110℃~120℃;
第四步:在第三步完成后向反应釜内加入98%的浓硫酸,再将反应釜内原料的温度升至130℃~140℃,在常压下进行磺化反应,并保温4小时左右;
第五步:在第四步完成后,将反应釜内原料的温度降至110℃,之后再进行水解;
第六步:将水解后的原料降温到80℃,然后加入甲醛;
第七步:向反应釜内加入甲醛后,再将原料再升温到105℃~115℃,并在常压下保温3~4小时;
第八步:在第七步的基础上后向反应釜内加入液碱进行中和反应,并用石灰将原料的pH值调制到7~8之间;
第九步:在第八步完成后将原料从反应釜中取出或排放出来,通过压滤设备去除原料中的石灰石等废渣;
第十步:最后通过烘干设备将原料烘干,然后包装成成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喹啉分散剂MF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加入反应釜内各种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25.45%的十六碳甲基萘、3.64%的无机酸、27.73%的硫酸、10%的甲醛、26.36%的液碱和6.82%的石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喹啉分散剂MF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醛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7%。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喹啉分散剂MF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碱为氢氧化钠,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0%。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喹啉分散剂MF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酸为20%-50%的稀硫酸。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喹啉分散剂MF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无机酸分离出来是采用分层分离的方法在反应釜中将无机酸与十六碳甲基萘静止分层,使无机酸渣沉淀,然后再用萃取的方法将无机酸与十六碳甲基萘分离。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喹啉分散剂MF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是向反应釜内加入清水或去离子水并搅拌,水解甲基萘磺酸α位上的磺酸根。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喹啉分散剂MF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滤设备包括过滤器、甩干机或压榨机。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喹啉分散剂MF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内原料的升温采用向反应釜内加入热蒸汽,或采用电加热的方法加热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盛通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盛通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148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