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构钢高筒环锻件的辗轧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81955.2 | 申请日: | 201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5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谢永富;王龙祥;邹彦博;崔一平;蒲思洪;陈祖祥;杜正荣;杨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H1/06 | 分类号: | B21H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6100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钢 高筒环 锻件 成形 方法 | ||
1.一种结构钢高筒环锻件的辗轧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预热随动模套到230℃~280℃的温度,并加热结构钢预轧坯到1100℃~1200℃的变形温度;
把所述随动模套和预轧坯装进轧环机,使随动模套套住预轧坯、预轧坯套住芯辊并且沿主辊和芯辊的中心距方向随动模套与主辊的外周面之间、随动模套的内环面与预轧坯的外周面之间、以及预轧坯的内环面与芯辊的外周面之间分别相切接触,随动模套被两个抱辊在其外周面扶持,上锥辊和下锥辊沿随动模套和预轧坯的上、下端面夹持该两个工件;
启动轧环机使其主辊旋转并驱动随动模套、预轧坯、芯辊和两个抱辊转动,同时由轧环机驱动上锥辊和下锥辊夹持住随动模套和预轧坯一起转动,芯辊沿径向朝主辊方向作进给运动并与主辊一起以180KN~3800KN的轧制力在随动模套内辗轧预轧坯,预轧坯以6mm/s~15mm/s的速度沿径向展宽,壁厚逐渐减小,其变形量达30%~50%后被辗轧成高筒环锻件,辗轧时上、下锥辊及两个抱辊不随预轧坯的径向展宽而外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辗轧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模套的内环面形状是可以依高筒环锻件的外周面形状来调整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辗轧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模套的最小壁厚按下式进行设计计算:
D0=L-D1-R1-R2
式中:D0为随动模套的最小壁厚;
L为主辊与芯辊的最小中心距;
D1为高筒环锻件的径向最小壁厚;
R1为主辊的半径;
R2为芯辊的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辗轧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筒环锻件的壁厚最小值是25mm,高厚比的最大值是2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195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引弧座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石法生产氯乙烯的无汞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