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工触头焊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82507.4 | 申请日: | 201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9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典;李冬青;朱世良;梅冬胜;邱建明;汤有良;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1/00 | 分类号: | B23K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工 焊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接方法,属于焊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工触头的焊接大部分是铜、银及其合金的焊接,电阻率非常低,热导率非常高,采用电阻焊进行焊接会非常困难;采用普通的钎焊则效率非常的低。采用前两种焊接方法的结合即电阻钎焊进行焊接时,不仅质量相对比较稳定,而且效率也比较高。但是,当钎料安置不当时,钎焊过程中析出气体或者钎料过热经常会出现一些钎缝气孔、填隙不良等缺陷,尤其对于结合处面积比较大的工件,气体更不容易排出,缺陷更多,钎着率也比较低,对触头的力学性能和电气性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工触头焊接方法,以解决采用电阻钎焊进行焊接易出现钎缝气孔、填隙不良等缺陷,尤其对于结合处面积比较大的工件,气体更不易排出,钎着率低,对触头的力学性能和电气性能造成了很大影响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方法由以下步骤实现:步骤一:将两个待焊工件水平设置并叠放在一起,两个待焊工件中位于上方的待焊工件称为触点,两个待焊工件中位于下方的待焊工件称为触桥,将钎料置于触桥和触点之间;步骤二:将触桥两端与焊机相连接,接通焊机电源,电流只流过触桥,利用触桥产生的电阻热来加热钎料,使其熔化、铺展,触桥的加热时间为3s~40s,流过触桥的电流为1000A~30000A;然后对触点或触桥进行振动,振动时间为2s~3s;之后停止振动,使钎料自然的润湿、铺展,形成反应层,焊接时间为5s~60s,最后切断焊机电源。
发明效果:
1、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采用寻常的炉内真空钎焊,需要时间大约为1h~8h;而采用本发明的焊接方法,针对具体的待焊工件,可以将焊接时间控制在5s~60s之间。
2、有效地减少了钎缝气孔、填隙不良等缺陷。采用寻常的钎焊或者电阻钎焊,由于触头焊接的面积比较大,因钎料安置不当、钎焊过程中析出气体或者钎料过热等原因产生的气体很难排除,缺陷比较多;而采用本发明的焊接方法,通过陶瓷棒的振动或者垫板的振动,可以很有效的促进气泡的排出,钎缝气孔、填隙不良等缺陷得到了很好的抑制。
3、焊接钎着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钎着率是检验触头是否焊上的一个有效标准,采用寻常电阻钎焊的钎着率非常低,少的只有50%;而采用本发明的焊接方法,可以将钎着率提高到将近90%,而且工作稳定,提高了触头的力学性能和电气性能,并能很好的应用于现场的工业生产中。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现本发明的一种电工触头焊接方法的原理图(采用陶瓷棒4,且图中→为向右方向,←为向左方向),图2是实现本发明的一种电工触头焊接方法的原理图(采用垫板6)。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2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方法由以下步骤实现:步骤一:将两个待焊工件水平设置并叠放在一起,两个待焊工件中位于上方的待焊工件称为触点1,两个待焊工件中位于下方的待焊工件称为触桥3(这样更加方便振动,如果触桥3的电阻也较大时,产热也会更多,更加有利于钎料2的熔化和铺展,提高生产效率),将钎料2置于触桥3和触点1之间;步骤二:将触桥3两端与焊机5相连接,接通焊机电源,电流只流过触桥3,利用触桥3产生的电阻热来加热钎料2,使其熔化、铺展,触桥3的加热时间为3s~40s,流过触桥3的电流为1000A~30000A;然后对触点1或触桥3进行振动,振动时间为2s~3s;之后停止振动,使钎料2自然的润湿、铺展,形成反应层,焊接时间为5s~60s,最后切断焊机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步骤二中的焊机5为工频交流电阻焊机、带次级整流的直流焊机、中频逆变焊机(可以实现对电流精确控制)或者高频感应焊机。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的步骤二中的高频感应焊机所产生的高频电流为1000A~10000A、频率为20KHZ~80KHZ。利用高频感应焊机所产生的高频电流对工件(触桥3)进行加热,由于高频电流的集肤效应可以使工件(触桥3)表面最先发热,热量可以更好更快的传递给钎料2,提高了热效率。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步骤二中,触点1的振动是利用振动装置带动陶瓷棒4在触点1的上端面上左右往复振动实现的(促使钎料2中气体的排出,从而大大减少钎焊气孔、填隙不良等焊接缺陷)。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25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通信系统中时间同步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下一篇:频率搜索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