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节色温的发光源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82598.1 | 申请日: | 201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3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陈烱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江正展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9/10;F21V23/00;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33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色温 光源 系统 | ||
1.一种可调节色温的发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一电气绝缘基板上安置至少一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以及至少一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
在该电气绝缘基板上安置一第一驱动线路及一第二驱动线路,其中,该第一驱动线路连接该至少一第一发光二极管,而该第二驱动线路连接该至少一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
利用至少一荧光胶体覆盖住该至少一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且该至少一荧光胶体包含荧光粉;以及
利用一驱动单元产生一第一驱动信号及一第二驱动信号,并分别传送至该第一驱动线路及该第二驱动线路,以使得该第一驱动信号驱动或点亮该至少一第一LED芯片,且该第二驱动信号驱动或点亮该至少一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
其中,该至少一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在被该第一驱动信号驱动或点亮后产生第一原始发射光,该至少一荧光胶体的荧光粉将该第一原始发射光转换成一第一发射光,该至少一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在被该第二驱动信号驱动或点亮后产生第二发射光,该第二发射光的光谱为不同于该第一发射光的光谱,该第一发射光及该第二发射光混合形成一混合光线,该混合光线的色温由改变该第二驱动信号而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气绝缘基板包括陶瓷基板及高耐热基板的其中之一,且该陶瓷基板由电气绝缘的陶瓷材料构成,且该陶瓷材料包括碳化硅、氮化铝、氧化铝的金属氧化物或氧化硅的半导体氧化物,而该高耐热基板由具电气绝缘及高耐热的环氧树脂、聚酰亚胺、玻璃苯树脂、酚醛树脂及铝合金的金属合金的其中之一而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发射光包括红光、蓝光或绿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驱动信号及该第二驱动信号为独立的定电流驱动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驱动线路包括至少一并联连接线路及至少一串联连接线路的至少其中之一的组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驱动线路包括至少一并联连接线路及至少一串联连接线路的至少其中之一的组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驱动线路及该第二驱动线路由导电材料构成,而该导电材料包括导电金属、导电合金、导电胶或银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利用至少一透明封装胶体覆盖住相对应该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上的荧光胶体及相对应该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以提供保护作用及二次光学功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三发光二极管芯片及一第三驱动线路,且该驱动单元进一步产生一第三驱动信号,其中该第三驱动线路连接该至少一第三发光二极管芯片,该第三驱动线路接收该第三驱动信号以驱动或点亮该至少一第三发光二极管芯片,该至少一第三发光二极管芯片产生一第三发射光,该第三发射光的光谱为不同于该第一发射光的光谱,且不同于第二发射光的光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江正展光电有限公司,未经九江正展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259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温湿度控制移动终端
- 下一篇:具有智能调温功能的絮片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