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周向260°角范围内辐射圆极化波的漏泄同轴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82713.5 | 申请日: | 201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3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雨键;王均宏;张冲;张展;陈美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3/06 | 分类号: | H01P3/06;H01Q1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260 范围内 辐射 极化 漏泄 同轴电缆 | ||
1.在周向260°角范围内辐射圆极化波的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在同轴电缆的外导体(3)上开有周期性的由两个倾斜矩形缝隙和一个垂直于该同轴电缆轴线的矩形缝隙组成的组合型缝隙;两个倾斜矩形缝隙的倾斜方向相反,成交叉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周向260°角范围内辐射圆极化波的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周期性其周期P按照以下公式确定:
公式中:λ0为漏泄同轴电缆的中心工作波长,εr为内外导体之间绝缘介质(2)的相对介电常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周向260°角范围内辐射圆极化波的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倾斜矩形缝隙的长度为l1和宽度为w1保持一致,与电缆轴向z方向间的夹角均为θ,夹角的角度相同,两个倾斜矩形缝隙的几何中心点A和B间的轴向间隔为Δz1;倾斜矩形缝隙的长度为l1,宽度为w1,倾斜角度为θ和轴向间隔为Δz1由以下公式确定:
3≤w1≤9;
10°≤θ≤25°;
20≤Δz1≤40;
30≤α≤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周向260°角范围内辐射圆极化波的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垂直于该漏泄同轴电缆轴线的矩形缝隙的长度为l2和宽度为w2由以下公式确定:
0.43α≤l2≤0.62α;
l2≤2Δh-l1sinθ+1.5;
6≤w2≤11;
30≤α≤50;
公式中:Δh为垂直于该漏泄同轴电缆轴线的矩形缝隙的几何中心点C与两个倾斜矩形缝隙的几何中心点间的周向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周向260°角范围内辐射圆极化波的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垂直于该漏泄同轴电缆轴线的矩形缝隙的几何中心点C与通过两个倾斜矩形缝隙交叉点的垂直于z轴的线间的轴向间隔为Δz2和垂直于该同轴电缆轴线的矩形缝隙的几何中心点C与两个倾斜矩形缝隙的几何中心点间的周向间隔为Δh在以下范围内确定:
30≤Δz2≤50;
19≤Δh≤2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周向260°角范围内辐射圆极化波的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外导体(3)上所开的组合型缝隙的各端点直角为圆弧倒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271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现场可更换模块矩形电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特殊工艺的COB集成封装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