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植物病原真菌拮抗菌及其在防治番石榴病害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82968.1 申请日: 2010-12-10
公开(公告)号: CN102080059A 公开(公告)日: 2011-06-01
发明(设计)人: 陈庆河;赵健;兰成忠;高新明;李本金;翁启勇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A01N63/02;C12R1/125
代理公司: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代理人: 蔡学俊
地址: 350013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植物 病原 真菌 拮抗 及其 防治 番石榴 病害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株植物病原真菌拮抗菌及其在防治番石榴病害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生物防治是使用天然或改造的生物,基因或基因产物来降低有害生物的作用,而有利于有益生物如作物、树木、动物、益虫及微生物。由于果、蔬采后所处的环境比较恒定且容易控制,使用生防菌较易见效,所以,果、蔬贮藏期病害的生物防治更展示出良好前景。生物防治控制水果采后病害的途径主要是利用拮抗微生物。 

拮抗物是一种对生活在一起的其它生物(靶标病原菌)产生不利影响的微生物。拮抗现象包括:①拮抗物对病原菌所需的营养或其他物质的竞争;②抗生作用,例如一种微生物释放一种抗生素或其它化学物质对病原菌有害;③捕食、重寄生现象、真菌寄主作用,或其它有机体对病原菌的直接利用形式。

控制水果采后病害的微生物主要是真菌和细菌两大类。拮抗菌的作用机制概括起来有四种:一是分泌抗菌素,其作用机制是产生一种抗菌素;二是与病原菌进行营养竞争;三是诱导寄主产生抗病性;四是对病原菌的直接作用。

由真菌(Botryosphaeria rhodina (Cke. )V.Arx)引起的番石榴焦腐病是一种严重的病害。该病已经广泛发生于世界各番石榴主产区,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和海南等省(区)也屡有发生,对番石榴生产造成很大危害。主要为害果实和枝干,形成果腐和茎溃疡。果实受害,多在果实成熟时发生,从果实两端开始发病,初生圆形淡褐色斑,潮湿时成熟果软腐,后随病斑扩大变褐色至黑色,最后整个果黑腐,生许多小黑点。病果肉紫蓝色至褐色。干燥条件下果皮皱缩(幼果果皮不皱)干腐,贮运过程中继续为害。枝干染病,病部树皮初呈淡褐色,沿茎上下扩展,两侧出现裂痕,呈溃疡状;进一步扩展,木质部外层变为褐色至黑褐色,茎溃疡裂皮加重,树皮沿病痕裂开,病斑绕枝干一周后致病株死亡。长期以来,使用化学杀菌剂控制果蔬的采后病害一直被认为最有效的控制方法。然而,随着病原菌抗药性的逐渐增加,以及人们对果蔬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加强,人们开始注意化学杀菌剂的潜在危险。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抗病虫害生物防治蓬勃发展的带动下,果蔬采后生物防治方法作为一种控制采后病害的新途径,渐渐被人们所重视,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应用拮抗菌防治植物病害已经有很多的报道,而有关运用拮抗菌防治番石榴焦腐病菌在国内外还没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株植物病原真菌拮抗菌及其在防治番石榴病害中的应用,可用于防治由番石榴焦腐病菌或番茄早疫病菌引起的植物病害。 

本发明所提供的植物病原真菌拮抗菌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ZB-6,保藏号为CGMCC No.1069。

所述的植物病原真菌拮抗菌在防治番石榴病害中的应用。所述番石榴病害为番石榴焦腐病菌或番茄早疫病菌引起的植物病害。

所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ZB-6,已于2003年12月1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3号,保藏号为CGMCC No.1069)

以上所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ZB-6为活性成分的生物菌剂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需要的时候,该菌剂中还可包含菌剂制备中常用的载体和辅料。

所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ZB-6培养滤液对番茄早疫病分生孢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ZB-6培养滤液(ZB-6培养滤液制备:ZB-6于NA斜面上活化后移入NB液体培养基中,在28℃ 180 r/min条件下振荡培养72 h,然后离心过滤去除菌体,得到的过滤液即为ZB-6培养滤液)经pH 5.6~8.6和温度40~80℃处理,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活性较好。

所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ZB-6为革兰氏阳性杆菌,菌体大小约0.5~l.0μm×1.5 ~2.3μm之间,有芽孢,杆状,极生鞭毛,能运动。菌体在NA培养基(每1000mL含有蛋白胨5g、酵母浸膏1g,牛肉膏3g,琼脂粉15g、葡萄糖10g,pH 7.0)平板上能形成浅白色的菌落,菌落边缘突起,表面干燥,边缘锯齿状。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29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