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锥孔无级可调阀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83559.3 | 申请日: | 201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8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付文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文霞 |
主分类号: | F16K1/38 | 分类号: | F16K1/38;F16K1/46;F16K31/528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廖世传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级 可调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门,特别是一种气路或液路通道上的锥孔无级可调阀。
(二)背景技术:
气路或液路通道上的阀门,以煤气灶点火阀为例,其阀体的进气孔为锥孔,阀体侧面开设与锥孔相通的出气孔,与阀体锥孔配合的阀芯为锥体,锥体侧面开设两个对应于阀体出气孔的沉孔,两沉孔边缘距离小于出气孔直径,沉孔上分别开设有孔径大小各一的气孔与阀芯内孔相通。点火时,阀门旋钮开启最大,带动阀芯转动使大孔径气孔的沉孔与阀体出气孔正对,此时的火焰最大,逐步回转电子打火旋钮(阀芯),大孔径气孔的沉孔与出气孔相通面积逐渐减小,火焰被控制减小,当大孔径气孔的沉孔将要转过出气孔时,另一小孔径气孔的沉孔开始与出气孔接通,随着电子打火旋钮(阀芯)不断回转,大孔径气孔的沉孔转过出气孔而小孔径气孔的沉孔与出气孔正对,继续回转电子打火旋钮(阀芯),小孔径气孔的沉孔与出气孔相通面积逐渐减小,火焰被控制为最小。
从上述结构可以长看出,煤气灶点火阀只有两档火焰强度控制,虽然每档火焰强度控制可实现无级调节,但无法做到全程无级调节控制,给使用者造成不便。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锥孔无级可调阀,其主要目的是实现阀门全程无级调节流量。
能够实现上述目的的锥孔无级可调阀,包括阀芯和阀体,阀体上开设进气(液)孔和出气(液)孔,所不同的是所述进气(液)孔和出气(液)孔通过通孔相通,所述阀芯为锥杆,锥杆滑动配合于阀体内与通孔同心的滑道内,锥杆直径大于通孔,锥杆前端的锥头进入通孔内,锥杆在阀体外连接锥杆移动机构。
锥杆由锥杆移动机构驱动在阀体滑道内前移到头,锥杆锥头堵塞通孔,进气(液)孔与出气(液)孔之间关闭,锥杆移动机构驱动锥杆在阀体滑道内逐渐后移,锥杆锥头逐渐离开通孔导通进气(液)孔与出气(液)孔,锥头与锥孔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进气(液)孔与出气(液)孔的通气(液)量逐渐增大,反之则流量逐渐减弱直至关闭,从而实现全程无级控制流量调节,即本发明的优点所在。
为防止锥杆与滑道之配合面间隙泄漏气体,有必要在滑道内壁设有与锥杆配合的密封圈。
所述锥杆移动机构的一种结构为偏心转动机构,包括偏心销头与调节板,调节板在轴向连接锥杆,偏心销头设于电子打火旋钮端面上并配合于调节板的方槽内,所述调节板与电子打火旋钮端面平行,所述方槽与锥杆垂直。所述偏心转动机构通过偏心销头的回转运动转换为锥杆在滑道内的往复移动。
所述方槽长度大于偏心销头回转直径,实现锥杆最大距离的往复移动。
要保证良好的封堵效果,所述通孔采用与锥头匹配的锥孔。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显示阀门关闭状态。
图2是图1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中,显示阀门开启状态。
图号标识:1、调节板;2、阀体;3、进气(液)孔;4、出气(液)孔;5、锥杆;6、偏心销头;7、电子打火旋钮。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锥孔无级可调阀包括阀芯和阀体2。所述阀芯为前端有锥头的锥杆5;阀体2上开设有相互垂直的进气(液)孔3和出气(液)孔4,进气(液)孔3和出气(液)孔4的导通为自进气(液)孔3向出气(液)孔4开设的锥孔,沿着锥孔的轴线于阀体2内开设与锥杆5匹配的滑道,滑道起始于出气(液)孔4内壁而终止于阀体2端面上;锥杆5从滑道口进入阀体2内,锥杆5的锥头进入锥孔;滑道内壁设置有密封锥杆5与滑道配合间隙的密封圈。
于阀体2外的锥杆5端部连接锥杆移动机构,所述锥杆移动机构为偏心转动机构,偏心转动机构由调节板1和偏心销头6构成,调节板1沿轴向连接于锥杆5端部,调节板1上开设有与锥杆5垂直的方槽,偏心销头6配合在方槽内;所述偏心销头6偏心安装于电子打火旋钮7的端面上,电子打火旋钮7的端面与调节板1平行,电子打火旋钮7轴线垂直于调节板1。
所述方槽的长度大于偏心销头6回转直径。
如图1所示,偏心销头6回转至方槽的最外侧时,锥杆5的锥头堵塞通孔,进气(液)孔3与出气(液)孔4之间的气(液)路关闭。电子打火旋钮7转动,偏心销头6回转,偏心销头6逐渐向方槽中部运动时,锥杆5的锥头逐渐离开通孔,,锥头与通孔之间的缝隙逐渐增大,进气(液)孔3与出气(液)孔4之间的气(液)路导通。如图2所示,偏心销头6回转至方槽的中部时,锥头与通孔之间的缝隙最大,进气(液)孔3与出气(液)孔4之间的通气(液)量最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文霞,未经付文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35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照明装置及其发光模块
- 下一篇:一种电磁和摩擦复合盘式制动器及制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