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83725.X | 申请日: | 200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2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藤井永造;井原勇俊;高桥裕辅;笠原武志;平松克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G9/012 | 分类号: | H01G9/012;H01G9/1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电解电容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07年6月22日、国家申请号为200780000522.X的发明申请的分案申请,该申请的发明创造名称为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图5是现有的固体电解电容器(1)的剖面图。该固体电解电容器(1),具备下面安装阳极引线框(71)和阴极引线框(72)的电容器元件(6),该电容器元件(6)用合成树脂(8)覆盖。电容器元件(6)通过在阀金属的烧结体(22)的外周面依次形成电介质氧化膜(3)、阴极层(4)、阴极引出层(5)而形成。这里,所谓阀金属是指通过电解氧化处理形成极其致密且具有耐久性的电介质氧化膜(3)的金属,具体地说是指钽、铌、铝、钛等。
阀金属形成的阳极引线(21)从上述烧结体(22)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部突出。该阳极引线(21)的下端面和阳极引线框(71)的上面因为高度差不同,所以在阳极引线(21)和阳极引线框(71)之间通过圆柱状枕部(9)电连接。
作为上述枕部(9)的形成方法公知有:对固体电解电容器的阳极引线安装钽导线(wire)再分别安装在各引线框的方法(专利文献1),和如图4所示,保持将多个电容器元件6安装在载体棒的状态下,将长的镍导线(10)嵌入各个阳极引线(71)后,采用电阻焊接连接,然后将长的镍导线(10)切断为适当的大小的方法(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特开2001-697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5-244177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方法中,枕部为圆柱形的导线,引线框与枕部之间的接触面积小,因此对阳极引线框的连接的连接强度弱。进一步,对于阳极引线的引出方向垂直方向中的枕部的宽度比阳极引线框的宽度小。通过枕部形成时的切断在枕部的下面形成尖刺(バリ),因此在枕部的宽度比引线框宽度小时,如图3(b)所示,枕部(9)和阳极引线框(71)之间产生间隙,紧密接合性差,因此存在连接强度恶化,不能连接的问题。
如图4,同时在多个电容器元件中形成枕部,因此不能调整各个的位置,对于阳极引线框的位置精度不正确,激光焊接的对位等存在问题。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阳极引线框和枕部之间的位置精度、枕部和阳极引线框之间的紧密接合性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元件,其在引出阳极引线的阳极体的外周面,依次形成电介质氧化膜、固体电解质构成的阴极层、阴极引出层;阳极引线框,其通过枕部与上述阳极引线连接;阴极引线框,其与上述阴极引出层连接,上述电容器元件由外装树脂覆盖,上述阳极引线框和阴极引线框的一部分露出,相对于上述阳极引线的引出方向为垂直方向中的上述枕部的宽度比引线框的宽度宽,且上述枕部在外装树脂内不露出。
另外,一种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引出阳极引线的阳极体的外周面,依次形成有电介质氧化膜、由固体电解质构成的阴极层、阴极引出层而制作电容器元件的工序;形成枕部的工序;将上述枕部与阳极引线框连接的工序;将上述阳极引线与上述枕部连接的工序;将阴极引线框与上述阴极引出层连接的工序;在使上述阳极引线框和阴极引线框的一部分露出的状态下,用外装树脂覆盖上述电容器元件的工序;和将框分断制成电容器的工序,其中形成上述枕部的工序,将形成为梯子状的框的横木部分切断作为枕部使用。进而与,切断横木部分同时进行卡紧(chuck)。
更优选的是,将上述枕部和上述阳极引线框连接的工序,在卡紧上述枕部的状态下,按压到阳极引线框,进行焊接。
更优选的是,上述阳极引线框和上述枕部的连接方法是激光焊接。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用形成为梯子状的框供给枕部件,仅切除枕部即可,因此在与梯子状框的样式匹配切断枕部的同时可以进行卡紧,容易操作,提高生产性。
进一步,因为相对于阳极引线的引出方向为垂直方向中的枕部的宽度比引线框的宽度大,所以枕部切断时所产生的枕部下面的尖刺与阳极引线框的表面相比位于其外侧,可以确保阳极引线框和枕部之间的紧密接合性,提高连接强度,提高ESP特性。
另外,通过在将枕部分别切断的大致同时卡紧枕部的状态下与阳极引线框连接,可以进行位置调整,更正确地确保枕部和引线框之间的位置精度,可以解决激光焊接的位置对准问题,焊接精度、焊接强度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枕部制造方法。
图3(a)是本发明的枕部与引线框的接合图,(b)是现有的枕部和引线框的接合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37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背光模块及其组装方法